踩着高跷过元宵 文/曹春雷 每年元宵节,老家村子都要踩高跷。村委会组织的,围着村子的大街小巷巡游。参与的全是村里人。这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知道,父亲在世时我曾这样问他,他说他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活动了。 后来读书我才知道,高跷是我国古代百...
元宵的文章(精选24篇)
踩着高跷过元宵
文/曹春雷
每年元宵节,老家村子都要踩高跷。村委会组织的,围着村子的大街小巷巡游。参与的全是村里人。这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知道,父亲在世时我曾这样问他,他说他小时候就有这样的活动了。
后来读书我才知道,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的一种,春秋时就已出现。《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在民间流行了。
踩高跷,只要身体允许,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我家的邻居二奶奶,七十六了,还踩高跷扮媒婆。在众人中,一头白发,格外引人注意。她将一个能说会道的媒婆表演得惟妙惟肖,一举一动很夸张,惹得围观的人不时大笑。五六岁的孩子也会踩高跷,扮送财童子,装扮伶俐,很是可爱,尤其惹人喜欢。
高跷用绳绑在腿上,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的有一丈多。村里的宝魁踩高跷的技术最好,能踩着高跷劈叉、跳凳、过桌子。甚至,还能鲤鱼打挺。正是因为这个,当时的村花莲姑喜欢上了他。她在队伍里扮演何仙姑。
扮演的人物里,还有傻公子、小二哥、小丑等,扮相滑稽,逗笑取乐。也扮演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张生、红娘、济公……边走边唱,过一把戏迷瘾。有时锣鼓队也跟着,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树上的喜鹊都被惊飞了,在天空中好奇地张望。
我也参加过踩高跷。那时八九岁,和小伙伴们争着演孙悟空,扛着一根木棍当金箍棒。前邻的二胖最后不情愿地,扛着他家搂地的钉耙,戴上塑料的大耳朵、猪鼻子,扮猪八戒。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是因为古代有人为采集树上的野果吃,给自己的腿上绑上长棍,后来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有趣的技艺。踩高跷是美好的祈愿,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日子步步高——— 踩着高跷,当然是步步高了嘛。
清冷元宵月
文/郭华悦
老家的旧房子,几经修缮,依旧可看出昔日的破旧。
可要知道,在小时候,这房子比如今还要破旧得多。房子是什么时候建的,不得而知,只记得从记事起,修房子就是生活的一件大事。三天两头,就得忙碌一番,往往是补了这边,又破了那边。
那是在一个小山村里。不富裕的年代,贫穷的村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破了又修,修了又破。一眼望过去,一栋栋房子或多或少都有着“补丁”,有的是木板,有的是后来糊上去的水泥。还有的,干脆就随便盖点茅草和枯枝。
我家的房子,尤其如此。但除了下雨天比较难熬外,平日里住惯了,也没觉有什么不好。特别是,家家户户都如此,也就不觉得难受了。
还记得有一年的元宵,吃完汤圆,熄灯后,就上床睡觉了。但躺在床上的我,总觉得有亮光在眼前闪动。睁眼一看,原来是从缝隙中照进来的寸许月光。这寸许月光,照在床头,让木屋增添了几分诗意。
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之前用来挡风的一块木板有点松了。那晚,有点风,木板被吹得松动,就露出了一条大缝隙。从缝隙里看出去,外头一片清凉。一轮圆月,高挂空中,正提醒着人们,今晚是元宵佳节呢!
外头风一吹,木板间的缝隙大了点,月光便猛地膨胀几分,随缝隙变动,而不断晃闪。我看得痴了,呆了,不知不觉便在这如诗如画的情景中,悄然睡去。
隔天一早,母亲看到了那条缝隙,让我把木板钉牢。我答应了一声,但钉木板的时候,却刻意松了些。在我看来,这样也挺好的。月光洒进屋里,将房子里映得灵光闪动,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
就这样,那些年的元宵夜,我常常枕着月光入眠。
如今,住的房子是新的。可年年的元宵节,却少了几分灵气,多了几分俗气。越是如此,就越怀念起老房子里的旧时光。我怀念那些枕着月光入眠的夜晚,无忧无虑,不用为琐事而烦心,不必为人情冷暖而感叹。
有风声吟唱,有月光相伴,这样的元宵节,永远停留在了过往。
正月十五话“元宵”
文/郭孟收
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欢庆的余韵尚未散尽,又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古时亦称“元夕”、“元夜”、“上元”。农历的正月即为元月,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便被冠以了“元宵节”之名。但今日人们谈起元宵节来却和正月十五必不可少的特色食品“元宵”密不可分。
元宵节自然是要吃元宵的。碗里圆圆的元宵,天上圆圆的明月,寄托着日子过得甜蜜圆满的美好期盼。因此正月十五做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但说到元宵,不少人却以为和汤圆是同一种东西。其实元宵和汤圆虽然在使用原料和外形上极为类似,但其制作方法和口感却存在很大差异。元宵,流行于北方,而汤圆则源于南方地区。制作元宵,先将馅料做成固体的小方块,再放入糯米粉中不断翻滚。让馅料一层一层,均匀沾满糯米粉,待成洁白圆润之状时即为元宵了。由此看来,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而汤圆则是“包”出来的。将糯米粉加水和成细腻柔软的面团,擀压成一个个圆饼,再把调好的馅料包进去,搓揉成圆球形状就成了汤圆。因此汤圆的表面也比元宵更为光鲜亮洁,吃到嘴里也更加软糯细滑。这种“包汤圆”的方法和北方的“包饺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人们对“饺子”的热情程度在北方是超乎想象的。旧时,“饺子”在不少家庭曾是拿来招待贵客的上品,尤其逢年过节更是唯饺子“独尊”。但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却是很少“包饺子”的。
记得多年前曾与一位江苏的朋友探讨起过年习俗问题。当问及他们过年可“吃饺子”时,得到的答复却令人颇感诧异。“我们过年不吃饺子,只吃汤圆。”朋友坦然道。“汤圆难道不是在元宵节才吃的吗?”我对此甚为不解。朋友解释说,元宵节的确要吃汤圆,但过年也会吃的。而汤圆作为一种特色小吃,更经常被拿来当做夜宵或早点来吃。南方人喜食汤圆,馅料也甜咸各异,吃法蒸、煮、煎、炸皆有不同口味。因此汤圆在南方早已不只是元宵节的专宠,而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食调剂。
其实无论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都是几千年来我们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尽管它们风味不同,口感迥异,但在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同样代表着家庭幸福团圆,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寄愿。这一缕古老而醇厚的家乡味道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剪不断的乡愁中,流淌在我们“家国天下”的浓浓血脉里。
又是一年元宵节,绚丽璀璨的烟火,五彩斑斓的花灯,珠圆玉润的元宵汤圆,轻盈着一声声笑,温暖着一张张脸,甜蜜着一颗颗心……
写在元宵之夜
文/守望者蓝颜
算算下来,已经有差不多一年多没写过什么东西了,心里却一直小心翼翼地藏着愿望:有那样一天,我可以出一本书,一本能让读者收益,并且了解和喜欢这些文字背后那颗希望渴求认可的心。
我可以描述不出,但是我清楚地记得那种感觉。
那时,我刚上初一,环境的改变,青春期的困惑,加上家里的贫穷,让我变得很迷茫,又自卑。我觉得我的生活像一杯苦涩的酒,而且你还没有不喝的权力。当时的我,很难融入班里大圈子,他们都玩得很疯,叛逆的青春飞扬在教室的每个角落。我很羡慕他们,但是我更清楚,我不能那样,在落后的农村,读书似乎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至少在父母的眼中,我觉得是这样。所以我读书很认真,变成一个和班级主流格格不入的书呆子,这又进一步让我变得孤独。我觉得我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没有人听到我的心声。
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具体题目我忘记了,平时都是为作文而写作文,而那一次,我没有按照作文要求来写,就跟随自己的心,像对朋友一样诉说自己心中的困惑,自己的苦涩的青春,还有让我觉得愧疚家庭……
写完之后,我有种很轻松的感觉,孤独的心,找到了一个假象的朋友,我可以随意诉说我的烦恼。
尔后,我就没有去管作文这个事了。
过了几天,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就讲解了一篇作文,并把它念了出来。我当时像一个受惊的小鹿,心里砰砰直跳,生怕别人知道那是我写的,因为我写的自己的心事,有心酸,有困惑。还好,老师没有说是谁写的,同学也没猜出来,因为我的语文成绩一般,也很少获得优秀作文。
同时,在语文老师的言语中,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现在还非常感谢她,感动的原因不是表扬了我的作文,而是她理解了那些文字背后那颗孤独的心。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在沙漠中苦苦跋涉的旅者,终于遇到了一条。着清澈甘甜的小溪。像一个孤独的老人遇见了几十未见的故友……
在那一刻,我也明白了,文字可以是孤独最好的朋友,写作也可以那么一件让人快乐的事,被人理解文字背后的心,是那么让人满足。当时,在那时,我也在心里种下了一个小小愿望:将来,要像韩寒那样,写一本让别人欣赏,让自己满足的书。
这一年多来,我一直没有练笔,我觉得是虚荣心作祟,还有好高骛远,总想一下子写出绝世好文章,呵呵
现在我像是时候捡起曾经的梦想了,不管最终能不能实现,至少,从现在开始,至少我行动了
我像,梦想和现实,中间差一个默默努力的我。
元宵女儿借汤圆
文/朱凌
那年正月十五,天很冷,不仅天冷,而且还是阴沉沉的。当然,在当时我已然忘记了那天是元宵节——由于工作上的事情,以及家里的杂事,我与老公吵了起来。冷战也由此开始,女儿躲在沙发的一角,不停地哭着,那情形至今想想,都让人很是心酸。
不知不觉天整个都黑了下来,一整天,女儿只吃了两个馒头,而我和老公则滴水未沾。那时的我非要把是非对错弄个清楚,偏偏老公又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几句话说得不中听,矛盾便由此产生。我们两个人谁也不肯退让,就这样一直僵着。
靠在床上我在想,与其这样过下去,倒不如分开。可是一想到女儿,我的心就被揪得疼,小小的她,如若成了单亲孩子,势必会很可怜。我是那样舍不得她,如果真要分开,今后的日子又该怎样过下去?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女儿推门进来了,手里居然端着一碗汤圆。
女儿说:“妈妈,你吃点吧,你一天都没吃东西了。”看着懂事的女儿,我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问她这汤圆从哪里来。女儿轻声说:“我找对门的李奶奶借的,李奶奶本来想跟我一起过来,但是我让她不要来,我怕她说你和爸爸。”
再一看,老公也回来了,一脸的愧疚。他说:“别生气了,都是我不好,我不该用话气你,看在孩子的面上,以后咱不吵了好不?”泪水如决堤一般,女儿边给我擦眼泪,边喂我吃汤圆,汤圆混合着泪水,吃在嘴里,那滋味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那天老公也对我说,他也想了好长时间,觉得不该凡事与我计较。以前可以凡事争个对错,可是现在有了孩子,就该多为孩子想想,为这个家想想。他将话说开,我的心情也好受多了,我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两人和好如初。
几天后我碰到了李奶奶,她对我说,当女儿找她到时,哭得很是可怜。李奶奶说:“以后啊,无论什么时候,在吵架的时候想想孩子,别把孩子给吓着了。再说了,大过节的,你们吵架总得挑个时间吧。你们也真是不懂得惜福,一家人能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有什么好吵的呢?”一番话说得我脸红了起来,我说:“您放心,今后我们一定尽量不再吵架了。”
那年的元宵节,此时想想仍然记忆犹新。在那之后,我和老公相约,今后尽量少吵架,吵架也不要伤及到孩子。
那年那碗借来的汤圆,同时也让我明白,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天大的幸福,这幸福于李奶奶来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她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中离世,每年的元宵节,对她来说,注定是无法团圆的。
灯火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
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分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阕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一碗元宵订终身
文/赵文忠
近年,每逢元宵节,端起妻子做的那碗元宵,不由得想起那段甜蜜的往事。
那年,我在洛阳上班,春节前,堂嫂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见了面,彼此印象还不错,堂嫂笑着说,你们先了解了解,然后再订婚事。过了年,我回洛上班,很快就到了元宵节。为加深了解,我邀她元宵节到洛看花灯,她羞答答地应允了。
那晚,从西关到老城,中州路两侧挂满了花灯,抬眼望去,东边是灯,西边是灯,南边是灯,北边还是灯,真是火树银花的不夜城,有圆灯、方灯、花灯、树灯、龙灯、凤灯、老虎灯,一盏盏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起初,我俩还保持着一段距离,随着街上的人流越来越密集,我担心被挤散了,不由得挽起她的手,她一颤紧紧抓住了我,偷偷看一眼,她正低头笑,那一刻,一股甜蜜涌上心头,我知道,月圆之夜,爱情开花了。
虽已过雨水,但夜深之时仍然颇具寒意,扭脸看到街面排摆的夜宵,就请她吃点夜宵暖暖身。蒸饺、包子、云吞、馄饨,花样可真不少,看到一家元宵馆,我说“元宵节吃元宵正适宜”,她说“你说好俺就中”,不谋而合,心有灵犀。两碗白白胖胖的元宵,吃得那么甜,那么暖。我说元宵代表着团圆和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你和我一起吃了元宵,你说咱俩的事是啥说法。她羞涩地笑着,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甜蜜。
多年来,我一直认为,结婚那天更多的是婚姻的仪式,而我们的爱情是在元宵节那天开始的,因此,我倍加珍惜这个节日,每逢元宵节就会陪着妻子去观花灯吃元宵,回味当年的幸福与甜蜜,平日里那点磕磕绊绊,就会烟消云散,我们小小的家庭更加和美。
十多年前,我不幸坐上了轮椅。再也不能在元宵节陪妻子去赏花灯吃元宵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元宵节,妻子就自己做起元宵来,她说:“当年你陪我吃元宵,看花灯,今后我就做给你吃,推你去看花灯,你纵是身残,但人不能离,家不能破。这是当初我们的承诺。”
一碗元宵的约定,使我们相守相依,共同撑起一个圆满的家。也许经过了风风雨雨,才能更懂得元宵节的寓意。小小的元宵就像一个小小的家,小家和美大国安,小家幸福大国盛,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情密意的幸福,永远是人们的期盼和心愿。
“多情”的元宵节
文/张思伟
元,始也。宵,夜也。
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月圆时分,亲人相聚,吃元宵、猜灯谜、赏月,有团圆美满之意。
大年初一是节日的序幕,元宵佳节是浪漫的结尾。过完元宵节,人们才会收拾好心情,开始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元宵节是多情的,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热闹的元宵节,更多了几许诗意和浪漫。
传递亲情。元宵是家家户户必吃的一种食物。北方称之为“元宵”,南方称之为“汤团”。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元宵节吃汤团,吃到嘴里,香甜可口,甜美会长久留在心底。
南宋姜夔的诗:“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桂花馅里裹有胡桃仁的元宵,真让人垂涎欲滴了。
表达爱情。赏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佳节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情景。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写的都是元宵之夜展灯、赏灯的欢乐情景和美好祝愿。
元宵节,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古时少女平时不出闺门,元宵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诗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把一对恋人在元宵节约会的甜蜜和惆怅写得美妙绝伦、余味无穷。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谓元宵节诗词中的千古绝句,不知道感动了多少有情人。
品味友情。元宵节,当然离不开月亮,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珠圆玉润,皎洁明亮。
夜晚,与友人相聚赏月,觥筹交错,浅唱低吟,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月光似乎有了情感的温度,生发出深深浅浅的情感蕴藉,化为优美动人的文字,流传至今。
唐代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崔液的《上元夜》)
明代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有灯却看不见月亮,又如何能让人开心,尽情娱乐,有月却没有花灯,又怎么能算作佳节。
点亮乡情。当元宵节的灯点燃的时候,思乡的心,也跟着明亮起来。
虽然城里的灯展有各式各样的花灯,但家中的面灯会长久留在记忆里,朴实而有家的味道。
灯是元宵节的主题。古人为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点灯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花灯源自汉武帝时期,农历正月十五于皇宫设坛祭祀太阳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可能是元宵节点灯的开端。
面灯多是用面做成,有用豆面、也有用红薯面或高粱面做成。
“上元”风俗中有“蒸面做灯,注油点之,视其烬花以占五谷丰歉,曰灯花卜”的说法。
正月十五这天,母亲早早和好了面,到了下午开始蒸面灯。
一般要捏12盏面灯,每盏面灯的边缘捏上褶,一盏灯代表一年中的一个月份,12盏面灯代表一年12个月。如果是闰年,还要多加一盏灯。
蒸好的灯,中间插上一根草棍儿做灯芯,再绕上棉花做灯捻,倒上油即可点着了。
静静燃烧的面灯,灯光照在脸上,心里也会亮亮堂堂的。
面灯,是祈福避祸的吉祥灯,是照亮前程的启明灯,也承载着阖家团圆的乡情。
元宵节的热闹渐渐散去,春节也会接近尾声,带着浓浓的情、暖暖的爱,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我们一起努力向前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前行……
元宵灯笼红
文/王新芳
儿时在村庄里过元宵节,那手扎的灯笼最有风味。
一过初十,村里的大喇叭就播放通知,让各家各户抓紧时间扎灯笼,根据惯例,每年的元宵节灯会都会对灯笼进行评奖。手工是否精巧,创意是否新颖都是评奖的重要因素。一条简短的通知,让村民的心沸腾了。
过完年,打了春,天气依旧寒冷,又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场大雪。孩子们一声喊,下雪了,腔调高亢而兴奋。狗在雪地里奔跑打滚,鸡在院子里闲庭信步,踩出一朵朵的梅花印。大人们拉开架势,躲在屋里不出门,准备好了铁丝、胶带、彩纸、高粱秫秸等,攒足了心劲扎灯笼。
父亲在家里琢磨的时候,我就雀跃着出了门。咯吱咯吱的踏着雪,走东家,串西家,明着是找伙伴玩,其实是刺探别家扎灯笼的秘密。回家吱呀一声,大门掩上,我就悄悄告诉父亲,谁家扎了一棵玉米,金黄的棒子,翠绿的叶子,活脱脱的是个真;谁家扎了一个大西瓜,不好看,颜色形状都太单一;谁家扎了一个大公鸡,公鸡的眼睛还会转悠呢。总之,乡亲们的灯笼多是和生产生活相关,主题是讴歌富裕红火的日子。我决定别出心裁,扎一个村里刚盖的教学楼,四面题诗,父亲很赞成。分工之后,他和母亲扎灯笼,我就趴在小桌子上,写我平生的第一首诗。
挂灯笼那天,村里特别热闹,乡亲们从家里出来了,从小巷里出来了,手里提着自己的灯笼。灯笼原是藏在家中的,现在都大大方方登上了舞台。几个小伙子拿着长竹竿,把灯笼套到半空绳子上的灯泡外边去。南北半里一条街,都成了灯笼的天和地。几个老太太和挂灯笼的小伙子打趣:“二小啊,论辈分,你该叫我奶奶,评奖的时候,给我评个一等奖。”小伙子自有他们巧妙的回答:“成,如果我是村干部,一准给你评个一等奖。”说说笑笑,灯笼都挂起来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天黑了,灯亮了,赶紧吃饭,吃了饭好出去看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冬天里看灯,也是一件风雅的事情。围着火炉,烧青冈柴,虽然暖和,却到底输给了看灯的诱惑。晚上的灯比白天更好看,少了粗糙,多了美丽。老人抱着孩子,教孩子猜灯上的谜语。情侣们牵着手,在灯影下嬉笑。又有雪从天上飘下来,到处是一片明亮的白。父亲也来看灯,他说,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有个好收成。
雪是白雪,灯是红灯,有灯可看的元宵总是如意的。
诗话元宵节
文/张永生
元宵佳节的盛况,在古代的名人佳作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无论是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还是薛道衡的“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都是对元宵灯会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节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其中,被称为绝唱的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节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现得完美无遗。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热闹异常,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婉约含蓄,意境优美,余味无穷,为世人所传颂。
清代董舜民的《调寄御街行·元夜踏灯》词云:“百枝火树千金屧(xiè),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把观灯的少妇写得极有韵致,体态盈盈,半戏半嗔,不仅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把笔触深入观灯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节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为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的佳作。
可惜,很多时候,有情人难成眷属。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羁旅怀人,佳节更添愁绪。北宋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他的孤独伤感之情,读来清新哀婉。
李清照的词为婉约派之宗,她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淡雅清丽,委曲精工,情景交融,跌宕有致。全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时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的感受,愁苦落寞的情怀,堪称元宵词绝唱。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元宵佳节的盛况及其独特的魅力。
难忘元宵放河灯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安顺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瀑乡”“蜡染之乡”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黄果树、夜郎洞、红枫湖等风景名胜区。元宵节是我国人民的重要节日,这一天家乡人会举家团聚,元宵节过得热热闹闹。传统习俗有猜灯谜、吃汤圆、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放河灯也是家乡颇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因此虽然离开故乡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河灯是用木板做底,灯体材料则为防水纸、布绸、塑料、金属等。家乡人一般把河灯做成荷花瓣形,因此“河灯”又名“荷花灯”。河灯做好后,人们还要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自然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放灯时可以增强河灯的抗风力,不容易被吹翻。
家乡人元宵节常在贯城河放河灯,贯城河是安顺的母亲河,环绕着整个安顺城。我读书时贯城河河水清澈,河岸垂柳成荫,又被家乡人称为玉带河。元宵节当天夜幕降临时,人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河灯来到贯城河边,放河灯前由家族的长者将灯盏或蜡烛置于河灯的木板底上,再在灯体上写上一些祈福的话。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于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表达新的一年里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记忆中在故乡过元宵节,晚上我会跟随父母、叔伯、姨婶一大家子人去贯城河放河灯。当晚河岸两边人山人海,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非常热闹。有钱的人家还会请来专门的队伍在河边舞狮子,很多人都在一旁围观。舞狮子的高潮是“狮子采青”。一般是家族的长者用竹竿高高地挑起一棵青菜,青菜上捆着红包,舞狮队就地搭起人梯,让“狮子”边舞边沿着人梯向上爬,攀登至顶端,“张口”把那红包和青菜“吃”进口中,这才算见了真功夫。夜深时,贯城河两岸逐渐从喧嚣转为宁静,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数不清的河灯浩浩荡荡地在贯城河上漂荡着,碧波托着五颜六色的河灯,红色的烛光映照着碧水,天上的星星在水中闪烁着,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这样的场面非常壮观,让人难以忘记。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随着贯城河两岸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家乡已经很少有人在元宵节时放河灯了。又到元宵节,华灯初上,清风拂面,身在异乡的我越发怀念儿时放河灯的那些场景。
有一种佳节
文/咕噜噜咕泡泡
如果说中国有一个节日蕴含着团圆、爱情、美满、幸福……等等诸多美好情愫的话,那么,我相信许多人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元宵佳节。
闹花灯、吃元宵、放烟花、拜晚年……今天,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不管是与家人一起看花灯、品尝母亲煮的美味元宵、还是与爱侣相约黄昏后、给长辈们拜个晚年、抑或趁着过年的最后一天好好地疯玩一次,我们总能让元宵节丰富起来,因为,它是属于万里归人的日子,属于团圆美满的日子,属于表述衷肠的日子,它承载的意义是爱、是亲情,是感恩。
与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千年文明一样,元宵节同样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这个美好的名词,后来随着时代的沿革,它的节俗渐渐丰富,内涵也随之扩展。史书上说,元宵节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不过,就算再怎么百转千回,它的核心主题始终不变,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和与家人团聚的亲切深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共享天伦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柔软最细腻的感情,不信,您看那象征元宵节的传统食物——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不都是圆圆胖胖的形象吗?而且里面的馅料也都是各有千秋,甜而不腻,繁而不杂,总让人回味无穷,这可爱的小食物就如同它们的造型一样,寓意着千家万户都能幸福美满,甜甜蜜蜜,也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新的希望,新的成就。
于是乎,元宵节被赋予了很多祝愿。如今,它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而是代表幸福,代表安康,代表着人们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光,就如同夜晚绽放的烟花一样,仿佛在普天同庆着人间亲人欢聚一堂,爱侣相约月上,好友共度佳节的良辰美景。故此,元宵节才能充满格外的浪漫情怀,因为团圆是它的主流,祝福是它的期许,爱情是它的滋养,美满是它的底色……人间的一切美好情怀,都在这个夜晚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元宵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是古色古香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是联结人们挚诚情感的一座桥梁,更是所有在世上打拼之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就如同入口的元宵一样,软糯香甜,入口即化,乍似不起波澜,却总能在点滴中沁入我们的心脾,融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
有一种佳节,叫元宵。
心中的“元宵结”
新年的鞭炮还在炸响,象征着美满团圆的的元宵节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元宵节,母亲就会做一些乒乓球般大小的元宵。元宵用糯米包制而成,或实心,或带馅。元宵有多种食用方法,煮、煎、蒸、炸皆可,全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去选择。在这些食用方法中,我们家通常是煮。每次煮元宵,母亲都是边煮边不紧不慢地拨动着锅里起起伏伏的雪白的元宵,让我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等到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在手里,我总是拿起筷子就匆匆促促往嘴里扒,仿佛担心吃慢了会没得吃。因为元宵里面的馅很烫,每次吃元宵,我不是烫到喉咙,就是烫到舌头。于是,我对着碗不停地吹。
按照家乡的风俗,母亲会在几个元宵里分别包上两分钱的硬币,据说谁能吃到包着硬币的元宵,谁就能在这一年里事事顺心。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那些象征着好运的元宵总会不知不觉地溜进我的碗里。品尝着甜而不腻的元宵,享受着浓浓的亲情,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过元宵节,是少不了灯的。元宵之夜,看着窗外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父亲便开始动手做花灯了。每次做花灯时,父亲会先把准备好的竹条和花布放在手边,只见他三缠两绕之后,那灯笼的骨架就跃然而出了。父亲怕不结实,又用细铁丝把竹条接口处牢牢地捆住。我蹲在父亲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像是欣赏一部动画片一样的专注,父亲那娴熟的手艺和精细的做工着实让我佩服。在父亲的引领下,提着他亲手制作的花灯,我会把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都照个遍。父亲告诉我,这样可以让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庄稼五谷丰登。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增大,我方才懂得,当年我手中那忽闪忽闪的火苗,是父亲对未来的祝福和祈愿。
当岁月的刻刀悄悄在额头上留下几条皱纹时,我才发现元宵节在我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了,更是一种情结,让我回味,令我珍藏。又一个祥和的元宵节来临,咬一口如蜜般甜的元宵,家人的牵挂又在心头弥漫,生活将为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花灯云影共徘徊
文/靳小倡
元宵节又名“灯节” ,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张灯习俗的大发展则是在唐宋时期。
盛唐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富庶,给礼俗、娱乐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都长安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唯独元宵节期间可以看灯。元宵节张灯习俗活动规模一年胜一年,极尽姿态,出现了高达八十尺,点燃后百里皆亮、光明夺月色的“百丈灯树”;还有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悬挂着珠玉、金银穗,描绘着龙凤虎豹,极尽绮丽和韵致的“灯楼”。花灯不仅花样翻新,品种繁多,而且在灯光下有乐舞百戏。成千上万的宫女及民间少女在辉煌如昼的灯火下边歌边舞,这些歌舞有的叫“行歌”,有的叫“踏歌”。在这灯火璀璨、载歌载舞的元宵节,文人献踏歌词,吟诗作赋,倍添雅兴。
宋代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宋朝灯笼制作较唐朝更为华丽奇巧,灯品繁多,有五色琉璃灯、白玉灯、走马灯、沙戏灯、珠子灯、海鲜灯、罗帛万眼灯、象生鱼灯、人物满堂红灯等多种花灯,更有兼具山林形胜的鳌山,也称“灯山”的出现。为了元宵节大放花灯,人们从年前冬至就开始了庞大的灯山制作。在灯山上,彩绘的多是神仙故事。灯山点燃后,万灯齐明,金碧四射,锦绣交辉。有的灯彩绘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造型,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菩萨的手臂能自如活动,手指还能出水,喷珠溅玉,奇妙多姿。到了元宵节,月光如水,灯海深处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花灯上鸟飞花放,龙腾鱼跃,各种人物舞姿翩翩。人山人海,乐声嘈杂十余里,形成了红火热闹的盛大场面。
元宵放灯风俗,历宋元而不衰。明代的灯节,仍然可以与唐宋两朝媲美。
清代的元宵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天,从十三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花灯由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冰灯是清代特殊的灯品,由满人从关外带来。这些冰灯结冰为器,栽麦苗为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那时,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内容,元宵节期间,人们不仅舞狮子、舞龙灯,还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打腰鼓……每日社火不断,锣鼓喧天。孝义县志《清·雍正版》载:“元宵,张灯结彩,庭插松柏,门列炉火,光焰腾灼,箫鼓喧阗,男女夜游,自十四日至十六日止,凡村镇作九曲黄河灯。”
民国时期,灯节的传统习俗一直因袭下来,只是灯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依然要欢度元宵,就这样,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元宵灯节历尽变迁,相延至今,盛行不衰。
漫话“元宵灯”
文/文勇
据民俗专家考证,元宵节最早始于东汉。东汉时期,明帝刘庄即位后不主,为大庆升平,于永平二年(公元59年),在大力提倡佛法的同时,下令每到农历正月十五之夜,全国一律张灯“以表虔诚”。刘庄还亲自到大寺院去主持“张灯祭神”,乞求佛祖保佑。从此,民间在元宵张灯日益流行,遂成佳节风俗。
隋代初年,隋文帝节俭治国,对元宵节大闹灯火禁止颇严。到隋炀帝时,又开元宵节行乐之端。隋炀帝还写诗《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记盛,诗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唐代的元宵节,举国“夜灯三日”。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点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使长安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唐玄宗还命人建了座高五十尺的大灯楼,上悬珠玉,金银穗坠,微风轻拂,铮铮作响,令人叹为观止。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记载:“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也。”
宋代的元宵节,把放灯时间由三日增加到五日,民间大行灯火,胜过唐代。王安石有诗赞道: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尽取繁华供侠少,只分牢落与衰翁。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诗人辛弃疾也在《元夜》中吟诵:夸毫斗彩连仙馆,坠翠遗珠满帝城。一派笑声和鼓吹,六街灯火庆升平。
宋人还创制了世人称道的走马灯。《荆楚岁时记》谓之“灯以火运”“罩内旋转”,十分巧妙。因罩上绘马不停奔走,故起名“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大德乐清县志》载曰∶“里社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与众共赏,与民同乐。”
元代谢宗可有《走马灯》诗,他写道:飚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诗中不仅描绘了走马灯中剪纸人物的疾飞情景,还反映了灯影人物有“火烧赤壁”和“楚汉相争”项羽焚毁咸阳秦宫的故事。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规定:“自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全中“连张灯十夜”。明代延长了上元“灯节”时日,灯市亦较前代繁荣热闹,玩灯赏灯胜于以往。明代才子唐伯虎有《元宵》题录: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明两代,还在灯展中举行了灯谜晚会,杂技玩耍,到明清之际,更增设了戏曲表演,人们看花灯,闹元宵,尽享人间欢乐。清代元宵灯节虽没有明代长久,但仍然十分隆重。各家悬灯于门首,街衢接竹为棚,击灯其上。清代在灯的装饰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或用玉栅、或用罗帛、中绘山水,或描鱼花”,“竞出匠心,各尽其妙”。《汉口小志》载曰∶“刻翠镂花,裁运缀鸟,极为斗工争巧。”清代的灯已开始融编扎、刺绣、剪纸、绘画、裱糊等工艺于一身。江南富商豪门为了炫耀和夸富,都借元宵灯会之机不惜堆彩叠翠,装点门脸。
新时代的元宵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声、光、电等科技元素,造型气派,制作材料和工艺也更先进,透出古朴芬芳的民俗气息,给节日增添喜庆的亮色,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灯,这门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必将永远闪耀民族智慧的光芒。
元宵是过年的“狂欢节”
文/刘卫
当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刚拉起结束的帷幕,看着一家老字号的美食城前排起了买汤圆长长的队伍,我这才知道,元宵节又接踵而至。老天助兴,头晚又纷纷扬扬地飘零起雪花,为元宵节锦上添花,延长着年味,再度激活出人们欢愉的心情。如果说,春节是一首浸透愉悦与祥和的叙事曲,那么元宵节是它结束前的一段快乐小插曲。只有过完元宵节,吃了圆圆美美的汤圆,春节才在人们心目中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元宵节这天清晨始,锣鼓喧天,鞭炮阵阵,整个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高跷队的男女突然比常人高出一大截,有各种神话中人物扮相,赶上猴年,毛手毛脚的“孙悟空”打头阵,他们边高空行走自如边舞动着扇子和道具,让人叹为观止;一条条金龙在广场上游走,伴随着有节奏的鼓点声,首尾配合默契,活灵活现,仿佛在腾云驾雾,显示出高超的舞技;还有采莲船,舞者一般为俊俏的女子,着红披绿,妆化得很夸张,船就“挂”在她身上,歌起人动,船就随心游弋,旁边的“艄公”划着桨,边唱着“采莲船哟哟,闹元宵,迎丰年,……”旁边的人跟着起哄,唱起“划着”逐句地应对,气氛十分热烈。观者和舞者现场互动闹腾劲至今让人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入夜,吃完了家宴和汤圆,几乎倾城而出,大人牵着孩子汇聚到县文化馆前的广场,看灯展,猜谜语,观焰火晚会和民俗表演。孩子们人手一灯,或在市面上买的,或是自家大人扎的,造型各异,灯火点点,一片璀璨。孩子们那会觉得眼睛不够用,提着灯笼在热闹的人群中穿进穿出,吃着糖葫芦,竞相对着挂在绳子的谜语作出各种猜测。实在想不出,就跟大人讨答案。如果猜对了,现在可以领一支铅笔或彩色气球的小奖呢!一直闹到晚上十点,人们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每盏回家的灯笼里蕴含着一个孩子快乐的小故事,也点燃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过完元宵节,这才算“年过月尽”,没有留下一丝的遗憾。需要外出的人,又由父母打点行装,带着家人满满的叮嘱,踏上了谋生之旅。人们祈祷,日子就像这白滑酥和、馅芯甜美的汤圆,圆圆满满,顺顺当当。一家人相互间有着牵挂,都过得平安康健。
诗话元宵
文/王利雪
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汤圆赏圆月,又称“元宵”,古时或今时都是一个全民狂欢夜。
这一夜,大街小巷彩灯高挂,流光溢彩,人们在这一晚将延续从除夕开始的庆祝活动,并将庆祝推向狂欢的高潮。这一夜之后,中国春节年俗中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徐徐合上帷幕,日子将恢复成它素日的模样。
每一个从中国人的生命里穿行而过的重要日子,都会在诗词的国度里留下重重叠叠的诗句,而那些书写于“元宵”的诗句,则让这个夜晚弥漫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这一夜,一曰上元。古时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史书《旧唐书·中宗纪》:“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就记载了上元观灯的习俗,而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苏轼的《上元侍宴》、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等诗词题目,体现了元宵节的名称变迁。
这一夜,二曰元夕。元夕为元宵节的别名,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自古至今有不少以元夕为名的古诗词,如隋炀帝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李梦阳的《汴京元夕》、清代唐顺之的《元夕影永冰灯》、清代丘逢甲的《元夕元月》等。
这一夜,三曰灯节。元宵放灯的习俗从汉明帝永平年间开始,从宫廷流传到民间,从士族到庶民,城乡通宵灯火辉煌。唐代的灯会是“上元节前后各一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时隔千年,张祜、卢照邻的这些诗句仍让我们感受到唐朝时元宵夜灯火的璀璨,人流如织的热闹非凡。
宋代的灯会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玄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姜白石、辛弃疾、元好问的这些诗句,记录了宋元时元宵夜灯火长明里的笑语狂欢。
玩灯是灯节的一个重要节目,猜灯谜则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这种古老习俗现在仍在延续。《红楼梦》中有一首《元宵灯谜》:“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今日读来,这首表现贾府元宵之日猜灯谜游戏的古诗,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切情感。
这个狂欢夜里,宋朝时“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妇混淆”,摩肩接踵之间,年轻的男女有了美丽的邂逅,所以才会有那情人的思念之苦。“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当是所有元宵诗词中,最浪漫最伤感的一首;暮年李清照回想年少时的元宵夜,“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而往事不堪回首,再逢元宵,她“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诗句中流露着晚年的几许凄凉。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无数个元宵之夜尘封在历史中,一首又一首承载着元宵之夜喜怒哀乐的古诗词经岁月的淘洗流传至今。三五之夜,明月又高悬。香车宝马,笑语盈盈。火树银花处,那灯火正明。
年轻的男孩女孩,“且和你离芳街,步星桥,略寻徒倚,递歌声梅落侬李,响铜壶玉漏频滴”;而不复年轻的我们,团圆月下,可以“列华灯”,可以“不论相识也相邀”,可以“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共享此良辰此美景。
舌尖上的元宵
文/余炳金
幸福的年味还没有完全消失,甜甜的元宵节又要来临。吃汤圆、猜灯谜,家家户户闹元宵,欢乐的气氛堪比春节,说到元霄节最不可少的元素就是“汤圆”。那甜甜的味儿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南方人吃汤圆,这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可是,在过去贫穷的年代,汤圆有不同的做法,恐怕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
六、七十年代,那时国家穷,物资供应困难,买粮食要粮票,买糖要糖票。有的人家过元霄节还是准备了一些糯米和糖精的。先把糯米舂成粉,然后放入少量的糖精,揉成一个个白色的乒乓球般大小的糯米团,再放入锅中加水煮熟。这还是比较好工薪阶层的家庭享受的汤圆,而在农村的我们,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大米主粮严重不足,过元霄节也要吃汤圆呀,怎么办?勤劳智慧的母亲就用干红薯丝磨成粉,或是高粱米磨成粉,加入少许糖精,用水揉成核桃大小的面团,制作成杂粮元霄来满足我们的胃口,过把元霄节“瘾”了。
到了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做汤圆时大家都有加馅儿,馅儿一般为香花生加白糖、豆沙加糖,芝麻加糖等。也有的做无馅儿的汤圆,但比六七十年代的无馅汤圆原料丰富多了,它个儿小、味儿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
后来,为了满足人们食用方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现成速冻的汤圆,如思念汤圆、三全汤圆等,人们回家往锅中一煮,就能吃上可口的汤圆了,免除了做汤圆的时间和精力。
近年来,人们在钻研美食方面加大了创新力度,汤圆也不例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品牌推出创新型产品作为元宵节的主打,其中三全食品就在行业内首推水果口味的系列汤圆。
传统的黑芝麻、花生汤圆热量较高,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汤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追求;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个性化的需求突显,对新兴口味汤圆的需求明显放大;消费者期待新的口味、突破传统的汤圆产品去满足多样化的个性需求。而水果汤圆正是在这种需求集中爆发的时候,应运而生的创新型产品。
而像无糖汤圆、杂粮馅和荠菜、韭菜馅等素馅汤圆,由于低糖、低脂,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销售量也在逐年上升。
除了水果汤圆和杂粮汤圆,在吃法上有所创新的“干吃汤圆”和“免煮汤圆”最近也在淘宝网上热卖。“干吃汤圆”比传统汤圆稍大、口味新颖,麻薯、绿茶、香芋都可以当做原材料,且一般是独立小包装,开袋即食,非常方便。迎合了时下的青年的需求。
舌尖上的元霄,反映了时代在不断地变迁和发展,说明了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闹元宵
文/蒋绍斌
在乡亲们的眼里,没过正月十五,年不算过完。老家的元宵节就热闹得很,一些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文化,如唱戏、玩龙、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等,都是乡下闹元宵必不可少的节目,让节日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乡风俗韵。
玩龙是大村庄的传统节目。龙身的长短,根据村里壮劳力多少决定,要娴熟地舞动一条龙,多则数十人,少则十几人,最能考验乡亲们团结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力,通常从正月初八开始,玩转一个或几个乡镇,到月半才结束,风雨无阻。舞狮子相对简单些,但也是门技术活,艺人们的从街头舞到街尾,一路跳跃翻滚,威风八面,活灵活现。最难的是在叠起五六层方桌上玩狮子,桌子上头最高处吊着绣球(里头包着利市红包),让两头狮子在锣鼓喧天中攀爬,玩狮子抢绣球的节目,热闹又刺激。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这时也会在儿孙搀扶下颤巍巍地出门观看。
踩高跷和划旱船通常在一起表演。艺高的踩高跷人,最爱在高低不平的土道上舞步摇曳,或惊险刺激地翻跟斗。每每看到他们几乎跌倒,我也会附在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一声声惊呼,满眼是神奇。划旱船和“蚌壳精”最有情趣,邻村的秀芳姐每年都扮成漂亮的姑娘坐在船舱里,上街头的定芳妹则妆扮成蚌壳精,她们像一朵朵流动的彩云在小街上飘荡,惹得小青年们赶了一场又一场。旱船一会儿随波逐浪,一会儿搁浅在岸,蚌壳精则在一旁张开壳翅,张合之间,美丽的脸庞时隐时现,顾盼生辉,不知醉了多少后生。扮演老艄公的是街坊梦光哥,他一边用桨撬、肩扛、手抬,推摇着船儿,一边对观众说些恭喜话儿,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乡亲们则会在阵阵炮仗和喝彩声中,给演员们分发红包。遇上兴起,乡亲们也会加入他们的阵营,吼他几嗓子,放肆地扭一扭秧歌。
元宵月凉
文/完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上元灯节,多少人正陶醉在这元宵之夜的盛世欢腾中,街上彩灯缭绕、焰火绽放,熙攘的人群和争鸣的炮竹把春寒料峭的元宵夜点燃得热闹滚烫。
这样的场面我却不能醉在其中,今年的元宵夜正值我夜班。这里远离闹市区,夜静得出奇,只有夜莺偶尔的清啼在夜的深处划出一道悠长的弧线,操作室里的电话也静守沉默。给家人打去电话,电话里是爆竹巨响、车笛悠鸣、人声鼎沸,他们用近乎吼的音量对我说:正在街上看灯,就立刻挂了线,寂寞中拿起一本卡尔维诺的短篇小说,随意翻到一页,读起来:“里贝莱索开始在马蹄莲花丛中走动。花都已经开了,喇叭状的白花直冲着天。里贝莱索往每一朵马蹄莲花的花朵里面看,他用两根手指头在花朵里拨弄,然后把什么东西藏进攥紧成拳头状的手里。玛利亚没进花坛,她看着他,静静地笑着。他在做什么,里贝莱索?他已经把所有的马蹄莲花都查了个遍。他正在把手伸向前,一只手被包在另一只手之中。
“把手打开,”他说。玛利亚虽然把手掬成窝状,但也害怕把自己的手放在他的手上。
“你那里面是什么?”
“一个漂亮的东西。你会看见的。”
“先让我看看。”
里贝莱索稍微松开了点手,让她往里看。他装着满手的甲虫:各种颜色的甲虫。最漂亮的是那些绿色的,然后也有暗红色的,黑色的,还有一只深蓝色的。它们有的嗡嗡作响,有的从别的甲虫壳上滑下来,黑色的脚在空中乱蹬。玛利亚把手藏在围裙下。”
多么青涩而甜蜜的爱情啊!在这个静谧的夜里卡尔维诺把我引进了那个下午洒满了阳光的花园里。我仿佛坐在花园的木椅上,静静地看着里贝莱索送给玛利亚一件又一件的“礼物”,一只癞蛤蟆、一条蛇、绿蜥蜴、蜗牛和老鱼,玛利亚一件也不敢收下,看着里贝莱索的无奈,我竟然笑着对他说:“傻小子,只要摘下一朵鲜花送给她就好了。”
立春以来,天气果然见暖,暖气充足得让室内有些闷热,不禁推开门踏出屋外,凉爽的空气裹夹着春的暖意扑面而来,脚下是薄冰破裂的脆响,一轮圆月正悬在幽蓝的夜空上,散着温润的光辉。今晚的月亮很圆,却不清澈,被氤氲的薄雾笼罩着,柠黄的光晕在四周一层一层的弥漫开来,飘散、清凉。月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沸腾的街、缤纷的灯、狂欢的人和璀璨的焰火,它被人们遗忘在了天上。而我,在远离彩灯的地方,无意中遇到了元宵夜的月亮,才发现我错失了元宵灯节,却拥有了元宵月凉。
在元宵古老花树旁看风景
文/任大猛
走向春天,先呷碗元宵的定心丸
就到元宵节了,请吃了这碗定心丸——老长沙的汤圆,信心满满地走向通往春天工作的路上。
蔡锷北路局关祠口常青汤圆店的美女老板娘潘平,对她家的汤圆在元宵节的生意很有信心。她说,对长沙人来说,过完元宵节,心理状态就会自然调整到工作时,喝完一碗元宵节的汤圆,就是信心满满走在工作路上的“定心丸”。
在常青汤圆店,一炉锅汤圆可煮200粒,花色品种多样,玫瑰汤圆是个头最圆圆溜溜的那种,两头尖尖的是豆沙汤圆,一头尖的是芝麻汤圆。
过去的老长沙,颇有几家知名汤圆店,最古老最有名的是柳德芳汤圆,湘军统帅之一的左宗棠传说还在柳德芳汤圆店吃过汤圆呢。
至今在老长沙市民嘴里,柳德芳汤圆的制作工艺仍为人称道。柳德芳汤圆的粉子,由泡发的糯米磨成细滑的浆后,装入布袋,榨干水分,入盆揉搓后,取其中粉子做成薄圆饼,入笼蒸熟,再将熟饼揉入粉中,和匀揉光,再盖上湿布稍炀,和着馅心,揉成丸子,一斤汤圆,不多不少要正好十六个,合乎长沙老秤的“一两一个”。而馅心则要用香元条(或乔饼)切碎,熟芝麻捣烂,与白糖、玫瑰糖一起倒入碗内,再放入碗中倒入面粉拌匀,同时掺入少量凉水,制成糖馅。再将湿糯米粉包入糖馅,收剂搓圆,即成清香软糯的上好汤圆。可谓工艺复杂。
但柳德芳汤圆,似乎早已不再面世,已成为长沙美食界的一个故事,曾经还有晶莹汤圆店等老店,但已消失了近二十年,如今,长沙专做汤圆的老店似乎只剩下常青汤圆店了。因为是路边店,也因为是独此一家,近年来,长沙城内追赶时尚的细伢妹子对这家老店感到亲切,来得越来越多了。原因无他,这些时尚的伢妹子,对带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传统小吃店,都愿意去追捧,这已成为城市时尚文化潮流的一种表现。
“可惜,柳德芳永远都只是一个传说,不知为什么就没有人恢复呢?”微信好友娟子叹息,感到不解。但关于吃了一碗传统的汤圆,就像吃了“定心丸”,她是认同的,她认为人们对于城市文化有了认同感,在城市工作生活起来,也自然会幸福满满。
元宵节,不止是吃速冻汤圆,看还能不能发现其他传统的老长沙汤圆等一类美好岁时节令的美食。娟子说。
其实,长沙元宵节的汤圆风景,是值得点赞,值得人们去发现和推广的,比如元宵节,白果园旁就有一家餐馆的炒汤圆,特别美味,成为这家餐厅的当家菜,不少酒楼纷纷来该店学习,将在元宵节那天推出这味炒汤圆,以增添人气;而长沙的橘露汤圆,作为甜品小食,也让人们觉得特别应节。
酒吧餐馆想要生意好 请先在老街上舞舞龙灯搞搞气氛
在“老长沙春暖花痴”微信群,阿美等一批时尚微友说,他们最开始知道和喜爱月湖公园、梅溪湖等时尚聚集地,完全是这里举办过几次元宵灯展,有一次还下着大雨,去梅溪湖的西二环堵车堵得特别厉害。他们也记得在橘子洲上举行的元宵灯展,甚至连开福寺路举行的灯展,不少人也晒出了当年的老照片。
龙狮闹春,给长沙不少新公园带来巨大人气,使之成为时尚聚集地,即使有几年冷雨泼向灯展,但那些爱热闹的看灯人依然如痴如狂撑伞看灯。坡子街火宫殿之所以在过年过节时生意永远好,就是那里永远有节日气氛,过年过元宵红灯高挂。因此,化龙池酒吧一条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有人叹息,有时人气似乎不足,有人说,酒吧餐馆想要街上生意好,请先在老街上舞舞龙灯搞搞气氛。至于太平街,人气已经够足了,请在这里继续玩龙舞狮,为老街的气氛更烧一把火,更添一勺时尚的味精。
今年的元宵节,目前至少我们已知,在那个美妙的夜晚,橘子洲将有燃放焰火活动,火宫殿大庙会将欢腾喜悦地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而长沙音乐厅也将举办元宵音乐会。元宵节的盛大热闹总会让我们难以忘记。
让我们去关注,在元宵节时,长沙将开办的灯展。
据悉,在长沙县和望城区的一些古镇将会推出传统的龙灯和狮舞。
元宵节当天,天心区太平街、步行街等处的三条“龙”将于上午,在火宫殿前坪举行收灯仪式,晚上火宫殿前坪则将有“看花灯,猜灯谜”等活动,猜中奖品就是现煮的一碗糯软甜蜜的长沙汤圆。
诗话元宵
文/积雪草
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便是元宵节,古人过元宵节和今人大不相同,透过古人的诗文就可大致感受到一二。写元宵的诗词最喜欢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文笔华丽,层层铺陈渲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挂满花灯的树像一棵棵开满花的树,满天的焰火如星雨,宝马雕车,月光流转,鼓乐声声,游人如织。
层层的铺陈渲染都为最后一句点睛之笔,苦苦寻觅,才发现要找的那个人并不在这流光溢彩的长街上,而是站在灯火寥落暗影里。
如果不了解这首词的时代背景,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个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风香夜暖。而真实真的时代背景却是,南宋的半壁江山已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这样的情景之下,竟然能营造出这样的繁华,真让人叹为观止。
辛弃疾笔下的元宵节,表层繁华,内里忧伤,只是这忧伤是隐藏在文字之下,需要层层剥开,才能看到。
李清照笔下的元宵节则是伤感和怀旧的,她在《永遇乐·落日熔金》里说:“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诗朋酒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手笔,虽然写的是元宵节,但通篇却并不见元宵节的字样,格调依旧如往昔的婉约,忧伤,这里又多了一层怀旧的氛围。
清人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自然和诗人词人不同,《红缕梦》里的元宵节,自然是小说笔法的铺排,或浓墨,或轻彩。
《红缕梦》开篇第一回,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结果丢了英莲。笔墨虽然寥寥,但透过这几个字却足以看到元宵节的热闹纷繁。
第十八回,借元妃省亲的视角,看大观园内是如何过元宵节的。大观园内张灯结彩,下人和主子一起娱乐,看戏、击鼓传花、听评书、吃酒行令、猜谜、看烟花。传递出一种信息,钟鸣鼎食之家的节俗。
第五十三回,元宵夜宴,老太太领着众人喝酒,看戏,赏钱,猜灯谜,吃元宵,虽然也是极尽奢华之能事。但却依稀闻到了某种悲凉的气息。
曹雪芹笔下的元宵节,从平民社火写到钟鸣鼎食之家的奢侈,细细道来,正应了那句话:花无百日红,月无百日圆。
一年一度,元宵佳节,在古代文人笔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过元宵的情与景,元宵节不仅仅是我们的,也是古人的,而且还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风雅元宵节
文/乔兆军
张潮说:“一年诸节,以上元为盛。”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人们在元宵节放烟花、舞龙灯、猜灯谜……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风雅趣事。
元宵节又称灯节,自然就少不了灯联。有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挂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对上联。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见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大喜事。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古代少女平时不出闺门,元宵节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灯会上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一首《生查子·元夕》,不知感动了多少心怀爱意的年轻人。
有这样一件趣事。元宵佳节,宋徽宗下旨赐给每位观灯游玩的妇女一杯御酒,有位年轻女子饮罢酒后欲将金杯据为己有,被卫士发现,押到徽宗面前。女子急中生智口占一阕《鹧鸪天》应答:“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只恐公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说自己跟老公一起观灯,老公走丢了,自己又满嘴酒气,回家不好交代,所以偷一只金杯做证据。徽宗听罢不仅没怪罪她,竟赐了她那只金杯。
元宵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但也会让人生发哀愁。李清照《永遇乐》词,“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平常的一句对话,却反映出她经历国家和个人巨劫之后,再热闹的元宵节也感受不到欢乐。《红楼梦》中,用大篇幅写了元宵夜荣宁两府为接待元妃的富贵风流,然而元春虽贵为皇妃,却独居深宫,没有自由,一句“不得见人的去处”有一种欲哭不能的痛楚。
岁月悠悠,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很多跟元宵有关的风雅故事,将中国的元宵气氛渲染得精美绝伦、淋漓尽致。
石磨汤圆忆元宵
文/钟芳
“闹元宵,煮汤圆,阖家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每年正月十五,母亲都会为我们煮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说汤圆意味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吃汤圆,日子会过得一顺百顺,红红火火。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元宵节前夕,母亲便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把糯米一遍遍淘洗干净,放在水盆里泡胀,然后将水、糯米按适当的比例,一勺勺地倒进磨孔内,随着磨盘一圈一圈地转动,不一会儿,一股股雪白的米浆便从石磨缝隙间缓缓流淌出来,经青石磨槽,再流进放置在石磨下的水桶里。
母亲说,石磨得慢慢悠悠地推,这样磨出的糯米浆细腻滑润,透着糯米自然本味的清香,而且做成汤圆后煮出的汤色才清亮。由于那时家里人口多,汤圆粉磨得也多,母亲经常一忙就是大半天,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怨言地劳作着。那石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宛如动听的歌儿,常常响彻在耳边,醉得人心痒痒的。
推完磨,母亲用一个布口袋把米浆吊起来,慢慢地把水沥干,再放进盆里揉匀成糯米粉团。然后炒花生、炒芝麻、砸核桃、煮绿豆,加入白糖和桂花等制成香甜的馅心。调好了馅,就开始包汤圆了。只见母亲拿起一团糯米粉,用手指边捏边旋转着,像变戏法似的捏成一张汤圆皮,包上备好的各种馅料,又用手捏拢、搓圆,一个胖嘟嘟圆滚滚的汤圆就做好了。
包汤圆是每个孩子都爱干的活儿。我们围在母亲旁边,不愿离开一步,聚精会神地看着她那纤细而粗糙的手灵巧地舞动,学着她的样子,掰一块粉团,放在手掌心里搓啊搓。一开始,我们包的汤圆都不怎么圆,等掌握了技巧后,渐渐就圆起来了。
待所有的汤圆包好后,母亲开始煮汤圆。锅中加清水,旺火烧沸,分批把汤圆下锅,用铲子轻轻地搅动。一会儿,那些可爱的汤圆在沸水里欢腾着,漂浮起来。这时,母亲又往锅里加点米酒和红糖,汤圆便煮好了。
当香气四溢的汤圆端上桌时,全家人都很快乐,那种热腾腾、暖融融的幸福感在每个人心中荡漾。醇甜醉人的米酒飘香,晶莹剔透的汤圆漂浮在上面,个个圆如珠,白如玉,惹人喜爱,泛着柔和的光泽。这种香喷喷的美食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抵挡住诱惑的。我顾不得烫,迫不及待地用小勺盛上一个汤圆放在嘴边咬上一口,顿时鲜嫩软糯、香甜润滑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开来。一碗下去,直到把碗沿都舔得干干净净,仍觉得不解馋,还想吃。此时,调皮的小弟见状,扮着鬼脸高兴地唱道:“汤圆,汤圆,卖汤圆,一个汤圆,三毛三。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要吃汤圆快来买呀,吃了汤圆好团圆呀……”惹得一旁的母亲笑弯了腰,她慈祥地笑着说:“多吃点,多吃点,锅里还有呢……”那时,我觉得糯滋滋的汤圆就是人间美味。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石磨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超市里有各种口味的速冻汤圆,也有袋装汤圆粉,做起汤圆来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在我看来,元宵节最为美味的,还是母亲亲手制作的石磨汤圆,因为里面包含了她对我们子女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