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魂 文/刘毅 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三个身着黑色衣裤,一个上着蓝色上衣、下穿黑色裤子,全都用白色布条,打绑腿般栓着脚杆和腰背,戴着宽大的黑色傩面,头顶高高的白色尖尖帽,手柱各式拐杖,半蹲着马步的撮泰吉舞者,迈着看上去有点踉跄的步幅,在一个穿...
表演的散文(精选25篇)
舞之魂
文/刘毅
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三个身着黑色衣裤,一个上着蓝色上衣、下穿黑色裤子,全都用白色布条,打绑腿般栓着脚杆和腰背,戴着宽大的黑色傩面,头顶高高的白色尖尖帽,手柱各式拐杖,半蹲着马步的撮泰吉舞者,迈着看上去有点踉跄的步幅,在一个穿着黑色长袍,正常站立行走的长者引领下,闪亮登场。
一伙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几乎围了一圈的作家诗人,霍那间,全被“镇”住了。原先有些躁动的场子,静得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一双双惊愕的眼睛,瞪得溜圆。稍顷,似乎被撮泰吉舞者口中似有若无、嘀嘀咕咕的“气声”所惊醒,一个个连忙端起手中的相机手机,“啪啪啪”摁个不停。这个让我们感到奇异的舞蹈,是赫章县韭菜坪村表演的撮泰吉。
赫章的朋友告诉我,撮泰吉是彝语的音译。同义的译名还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泰吉”等10余种。其中,“撮屯姐”与彝语的发音最为接近。之所以常用“撮泰吉”作译名,在于借助吉利的汉语谐音。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为变化,“吉”为玩耍游戏。顾名思义,“撮泰吉”的含义,可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者“人变鬼神的游戏”。戏中出现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景,即是证明。借助祖先的威灵,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无疑是撮泰吉的核心。
撮泰吉最吸引眼球的,当属长约一尺左右,前额突出、鼻子又大又直、眼睛嘴巴全都镌空,看上去深幽漆黑的傩面。傩面用锅烟涂抹,底色皆黑,然后以石灰,或粉笔,在脸庞和额头,勾勒出或横或竖,或横竖相兼的线条,神秘、森严、古朴、粗犷……正看得津津有味,表演结束了,一个个意欲未尽。
不远处,撮泰吉演员正在卸妆。我乘兴走过去,找到已脱去黑色长袍,换上彝家短卦的领舞者,想探个究竟。
领舞者姓苏,名万朝。来自“贵州屋脊”上的村庄——韭菜坪,身为村里撮泰吉的第四代传人。年近花甲的老苏,对撮泰吉可谓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我扮演的角色名叫惹戛阿布,又称山林老人,或山神,是自然和智慧的化身。”老苏打开话匣子:“戏中我年龄最长,2000岁,巫师装扮,不戴面具。别的角色,都戴面具……”
“撮泰吉多在夜晚演出。表演一般从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目的在于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随着赫章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传统表演剧目,白天的演出日益增多。比如我们今天的演出,就是这样。老苏强调说,当然,这种演出是有偿的,市场经济嘛。”老苏说。
兴许是家庭熏陶、潜移默化、环境影响的缘故,苏万朝打小便对撮泰吉这种历史悠久、极富彝族特色的传统舞蹈,挺着迷,且悟性很高,戏中众多角色,拿得起,放得下,表演出神入化,并身体力行地传、帮、带。
高中毕业后,苏万朝先是在公社小学当代课教师,三年后,迎来了“代转公”。可却有人举报他家是“漏划地主”。不仅公办教师没当成,代课也泡了汤。不过,再怎么说,他毕竟是高中生,在当地,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知识分子”,颇有些知名度。课没代成,公社便让他去当机修工。到县城学了一段时间,苏老师摇身一变,成了正儿八经的苏师傅。
那时候,“农业学大寨”如火如荼,苏师傅大有用武之地。修拖拉机、抽水机、打米机、磨面机、柴油机、汽油机,甚至缝纫机,碰到什么修什么,乡人眼里,苏万朝成了“苏万能”。可好景不长,随着“学大寨”的热度锐减,“万能”的苏师傅,又失了业。
此后,机遇仍旧青睐了苏万朝。他告别故乡韭菜坪,来到百里开外的水城矿区,成了木冲沟煤矿的一名矿工,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从掘进工干起,直至当上跟班队长,手下近百号人,听凭调遣。再之后,自动离职……
转了一圈回来,行七八郎的活计,干了不少。
蓦然回首,苏万朝发现,自己最牵挂、最钟情的,还是故乡的撮泰吉。他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将撮泰吉传承下去,光大起来。除了教自己的三个儿子学会了撮泰吉,并指定二儿子为下一代传承人,还在村里培养了一批喜欢跳撮泰吉的年轻人,组建了韭菜坪村撮泰吉表演队。在村里、乡里、县里表演自不消说,有时,还赴市里,甚至省里表演。
眼下,苏万朝又多了一份荣誉和责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传承人。
听完苏万朝的故事,瞬间令我对他肃然起敬。
撮泰吉这个古老朴拙奇异的“戏剧活化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传承光大,成为彝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对戏剧发生学、艺术形态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于一代代,一个个苏万朝们,痴心不改,殚精竭虑,矢志不移地传承。
无数个苏万朝这样的传承人,无疑是撮泰吉举足轻重的灵魂人物,是撮泰吉承前启后的不朽魂灵。
于是,撮泰吉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龙虎山游记
文/穆飏
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去江西鹰潭龙虎山旅游,龙虎山是道教圣地,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仙水岩的悬棺表演。
我们开车来到仙水岩,只见那儿山高水险,悬崖上有几万个奇形怪状的岩洞,岩洞里有若隐若现的几口棺材,几只老鹰盘旋在洞口。山脚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风景格外秀丽。在古时候,棺材为什么能安放在几十米高的悬崖,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
“咚咚……”下午三点半,随着敲锣打鼓的声响,悬棺表演开始啦!三位身穿黄色道服的道士撑着竹筏来到了山脚。只见一个钉轮固定在悬崖当中,绳子穿过钉轮,一头系着棺木,另一头由三个彪形大汉使劲绞动绳子将棺木升起来。一位身材娇小的道士身系保险带,两脚勾住绳子,熟练地爬进了岩洞。当棺木升到岩洞口时,再由岩洞里的道士把棺木放到岩洞最深处,精彩的悬棺表演就结束了。
其实,这只是我们后人的一种猜测,并未得到考证。龙虎山的千古悬棺之谜令中外专家皓首穷经,欲解其谜。我真佩服古人的智慧,这次表演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精彩的马戏
文/陈首羽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梦想方程式赛车场附近看马戏。坐在车上,我一直望着窗外,真想马上就到达目的地!
到了现场,那里人山人海。表演即将开始,现场的灯一打开,简直就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精彩的马戏表演正式开始了:魔幻飞车、虎王来了、黑熊踩球、小丑魔术、小狗表演……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光是想想就让人振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狗表演”。只见,场上的所有小狗都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驯兽师让第一只小狗坐在凳子上;让第二只用两条腿走路,另外两条腿翘起来;再让第三只站在滚动着的圆桶里走,第四只站在圆桶上走;最后放几个铁栏杆,让剩余的小狗跳过去。小狗听从指挥,一一表演,现场传来阵阵掌声,我还连连叫好呢,真是太精彩了!
表演渐渐结束,人们慢慢地开始退场。我看着绚丽多彩的舞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庙会风情浓
文/宫凤华
又到了“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的明媚春日。乡村庙会,是烂漫春光中最为精彩的章节,也是人们走进田野阡陌,享受淳朴民风和敦厚民俗,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风情摇曳的庙会,糅进的是诗性和唯美、柔软和感动。有色彩,有激情,也有无穷无尽的乡愁。
人们常把逛庙会唤作“赶集场”。各地庙会日期固定,一年四季春季尤盛。有的庙会已延续上百年,有的庙会是近年兴起,有的庙会几经沉浮,于今规模初具。而今蓬勃兴起的庙会,继承了传统庙会的功能,满足了人们对娱乐、旅游、采购的需求,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恰逢庙会,家家邀亲约客,人人笑语盈盈。村庄里,亲朋欢聚,杀鸡宰鹅,其乐融融,每个路口都搭彩门、插彩旗、挂灯笼。庙会当日,三五更头,村头高音喇叭便传来会长吆喝集合的声音。不多会儿,梆梆梆、咚咚锵的锣鼓声便汹涌而至,暗夜里到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人语声、脚步声,一直持续到天亮。
家家大门敞开,神龛上烛影摇晃,檀香袅袅,大门口均立着一柱斗香,祈福纳祥。百十号人的踩街队伍从村部出发,一路上浩浩荡荡,气势俨如銮驾。几位壮汉擂响大鼓开道,前面是举着十八般兵器的仪仗队,扮演济公、孙悟空的滑稽相让人忍俊不禁,接着是龙凤旗、虎头牌,然后是几支腾挪跳跃的舞龙队,后面是踩高跷、跑驴子、抬花轿、摇花船、挑花担、滚莲湘、打腰鼓、扭秧歌、划旱船等民间表演,让游客们大饱眼福。舞龙表演是重头戏,先跑圆场,而后有苍龙摆尾、走马穿花、燕摆翅、日月穿梭等舞蹈动作,营造出一种豪放雄壮、威武肃穆的气氛。
大路边一溜儿小商摊、小吃摊,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各种风味小吃令人垂涎欲滴。大街上红男绿女、摩肩接踵,空气中五味杂陈、声浪袭人,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戏场上人头攒动、烟气缭绕。村妇们看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抽噎声此起彼伏;汉子们站在后面,有时也跟着喝彩几声;年轻男女则在外围相互逗笑,借以释放青春时代过剩的精力和激情。
有些庙会还有赛龙舟和撑会船表演。瞧,头裹红巾、身着绿褂、手持长篙的“水手们”一齐下篙,一齐吆喝,船便像离弦的箭,争先恐后向前,气势恢宏,激荡云水,尽显水乡壮汉的阳刚之美。划船上的船娘手执木桨,腰肢一扭,手臂一扬,一条条小船轻捷地滑过河面,展示水乡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柔美。贡船上搭建着亭台楼阁,张灯结彩,古色古香。河岸上,彩旗猎猎,人头攒动,喊声震天,情绪激昂。咔嚓、咔嚓,游客们连忙按下快门,让眼前的一幕幕精彩场景定格成永恒。
春日庙会,氤氲着独特的古典气息,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浸润着淳朴的田园亲情。那份期盼、欢愉和乡情,河水一样,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火车上的山寨春晚
文/李友
2010年春节,儿子尚小,回老家的路途遥远,而且春运时一票难求,我就想这个年不回家过了。但是,老妈在电话里哀怨地说,想看一眼大胖孙子。还说,如果我们不回,她就从东北赶到广州来。没法,我只好带着一家大小回家过年。但是,车票确实很难买,折腾到年二十九,才买到卧铺票。
火车过了河南信阳,就已经是大年三十。人渐渐地少了很多。火车上的服务还算周到,愁的是晚上的时光怎么打发,车厢里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发短信,有人在打电话拜年……儿子可能不太习惯车上的环境,一会儿哭闹不止,一会儿喊着要走,一会儿又要我背来背去,我只得在整个车厢里转,累得直冒汗,叫苦连连,心想这个除夕,老折腾人了。
大约八点钟的时候,突然一个人站出来说:我们这些人,能够在大年三十相聚在火车上,也算是人生的缘分,要不,我们齐心合力组织一场“春晚”吧。他的话声刚落,竟然有很多人赞成。但是,春晚要道具、要场地,我们有什么呢?一对老年夫妇站出来说:我们是一对退休教师,平时喜爱唱歌、跳舞,也加入不少社团。如果不嫌弃,我们夫妻俩表演个节目,我唱他跳。一刹那,整个车厢热闹起来。记得老妇人唱的第一首歌还比较时尚,是王菲的《我愿意》。她只清唱了几句,车厢里的大部分人便跟着唱起来,紧接着,站出来跳舞的人也多了起来,一个非洲的小伙子也立在走廊的人堆里,努力地扭动着屁股,把整个车厢的气氛带到了高潮。列车员在我们的央求下,特别恩准我们这节车厢不熄灯,好让我们迎接新年钟声的到来。
唱完歌,跳完舞,大概也就是九点来钟。我们一致把目光投到这个非洲小伙身上,希望他能延续这种欢乐气氛,没想到和他一拍即合。原来,他是一名留学生,多才多艺,会唱会跳。接下来,他给我们表演了一场他们那里的舞蹈,只见他在脸上涂抹一些颜料,然后换上色彩艳丽的衣服,从车厢的东头跳到西头,时而像斗牛士,时而像绅士,时而像淑女,时而像小丑……直把我们笑得眼泪都流出来。儿子好像也来了兴致,竟然不哭也不闹,瞪大眼睛看着,还咯咯笑出声。
接下来,我还表演了诗歌朗诵。其他乘客也接二连三地表演节目,一次一次把气氛推向高潮。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相拥着欢呼……我想,这个山寨春晚,应该是每位旅客一生中最难忘的春晚吧。
湖瘦了
文/王开林
又逢冬季枯水期,湖身已瘦去几握。“几握”是什么概念呢?请别用“减肥”之类的俗喻扰乱自己的想象力,不是轻减,而是摇身一变,唐代美人杨贵妃变成了汉代美人赵飞燕,这是大自然的魔法表演。
看看湖上那些游船吧,丰水期,它们在波浪中颠簸摇晃,新手总是难脱醉驾的嫌疑。眼下,湖瘦了,游船平稳了许多,欢声笑语随风而散。那些向来激进的快艇有了更为激进的冲动,尽管它们只需眨眼工夫就能穿过狭窄的桥洞,把速度和激情演绎到爆缸的地步,但掀不起大浪,就赚不到吆喝,费力不讨好的表演反而显得有些滑稽。
湖瘦了,岛的胆儿就肥了。都说湖上的几座小岛“卧有卧相,坐有坐相”,可平时,我只见过它们的卧相,湖水宛如锦被,从三面把它们包裹得严严实实,仅露出头面来,酣睡太香,却不肯给闯入者留下一隙半罅的盗梦空间。现在,几座小岛全都趺坐在湖心,你眺望它们时,它们也在眺望你,还似乎在频频打招呼:“你好啊!朋友。北风捎来了鹅毛信,真要是落一场久违的大雪,我就表演一夜头白,只怕又是空盼望了。”
岛上的树木,昔日只觉得蓊蓊郁郁,几经风刀霜剑删繁就简之后,如今显得格外挺拔。我在林中徜徉,听见鸟儿的问答,也是关于大雪的。鸟妈妈、鸟爸爸说到“大雪”二字就兴奋,那是它们初恋的记忆,青春的怀想,那支歌是怎么唱的?“雪越下越大,爱就是暖巢,我们赶紧回家”,歌词都快忘光了,这多不像话!小鸟在一旁不厌其烦地问东问西,雪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它全都不清楚,这可不能怪它懵懂无知,它出生后一直没见过雪花啊!
别说鸟儿,就是我,走在湖边,也记不起哪年哪月见过一场鹅毛大雪了。可不能简单地说南方大雪本就不多,小时候,大雪是冬天的标配,年年都不会爽约。打满补丁的棉衣很单薄,裤筒和鞋袜里仿佛灌满了冰,被子冷得赛过千年玄铁,大雪说来就来,赖在地上很多天都不肯融化。我记起来了,七岁那年,我独自在门外的禾坪上垒了个大雪人,为了喜兴,也是为了逗乐,我从家中挑了一根大胡萝卜充当雪人的鼻子。哈哈,酒糟鼻,没错!可是家中的老大和裁判长是父亲,他对我的创意不以为然,道理很简单:胡萝卜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玩的。结果,他撮起雪团追打我,在雪地上,我跑得比兔子还快,跑丢了一只鞋竟然都不知道,最不可思议的是,待父亲回转身,我竟用雪团还击他,瞄得很准,掷在他宽阔的后背上,雪团迸散时,发出“噗噗”的声响。就那次,也只有那次,父亲跟我从禾坪打到菜地,再从菜地打到稻田,把雪仗打得不亦乐乎。家中那条名为好汉的黄狗也追了出来,在雪地里狂奔欢叫。父亲一向老气横秋,这天却仿佛返老还童了,脸上不见一丝愠色,倒是漾出了笑意。大雪真是好东西啊,待到邻家兄弟也跑来加入雪仗时,我们就是上阵父子兵了,我和父亲的双打配合将邻家兄弟打得抱头鼠窜,落荒而逃。那个大雪天,是我见过的父亲最开心的日子,也是我一生中最畅怀的日子之一。父亲去世已二十多年了,四十多年前的那场大雪却还在我的记忆中久未融化,那根胡萝卜也还在充当大雪人的酒糟鼻,它跳出了菜谱,就像孙悟空那样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回想起这幕往事,应该流泪才对,可是我笑了,就在这湖边,就在这岛上。
湖真的瘦了,湖湾里的残荷悉数露出长茎。“留得残荷听雨声”,纯属诗人的雅兴,我坐在凉亭中听过一回,却兴味索然,因为雨打残荷的声音毫无乐感。也许还是心境不匹配的缘故,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完全空静下来,或者满揣着寂寞来听,风味和感觉才恰好吧。烦嚣盈耳,内心的空静难以做到,寂寞也不是那种能够开花结果的寂寞,手机总在口袋里发出各种声音,微信、短信的提醒倒在其次,那些要贷款或卖酒给我的骚扰电话才叫无限殷勤,我在湖边,在岛上,它们都能如影随形,我拒绝了这通电话,还会有人追来另外一通。
岁暮天寒,湖水清瘦,念想比断线的风筝飘得更高更远,就让它们多飞一会儿吧。这时,我看到一位比湖水更清瘦的女士牵着一只白色贵宾犬在湖堤上漫步,红红的小袄子,红红的小鞋子,这是那只狗狗的装扮,好喜气的装扮。
我拍拍额头,再仰望高高低低的浮云,脑海里忽然跳出一个成语来——白云苍狗。我顿时意识到,狗年真的快要进站了。
精彩——最美的一瞬间
文/顾一璐
五年级下学期学校举行联欢会,每个班都要表演一个节目,我们班表演的是诗朗诵——《春》,而我,也荣幸地被同学推选为领诵,为了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朗诵。
在联欢会开始之前,我们每个人都穿好演出服,化好妆,紧张而又兴奋地等待着。我更是紧张,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了。这时,老师走过来,给我鼓气:“老师是因为相信你,才选你为领诵,你可要为班级争光哦!”看着老师充满信任的眼神,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坚定地说:“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一定会努力的!”
“下面有请五(1)班的师生给大家带来诗朗诵——《春》,大家欢迎!”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们满怀信心地登上了台,刺眼的灯光让我睁不开眼,但一想到刚才老师鼓励的话语,我便一下子镇定了下来,投入了表演,声情并茂地领诵起来。当聚光灯聚集在我的身上时,我心里的喜悦简直难以形容。而就在那一瞬间,我顿时感觉到这是我人生中不可忘却的一幕,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抹精彩,它就像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片永远定格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
表演结束了,我那悬着的心也落地了。下台时,老师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拍着我的肩膀说:“顾一璐,你真棒,不愧是我们班的‘朗读高手’。老师当时果然没选错人,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啊!”
那次表演是我记忆深处的精彩瞬间,如那浪花装点着我的人生,我还想做的,则是创造出更多的精彩,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完美。
哑剧
文/白思雨
“啊?哑剧?”
在今天的作文课上,一听到老师说要表演哑剧,同学们都大眼瞪小眼,你看我,我看你。哑剧,该怎样表演呢?
我还正在犯难呢,表演已经开始了!只见老师拿出一沓纸条,说:“我手里的每张纸条上都写着一个词语,表演的同学抽取一张纸条,然后用肢体语言把纸条上的词语表演出来,表演的时候不能出声,最后让台下的同学猜表演的是什么!”
陈秋实同学自告奋勇,第一个走上了讲台。他抽了一张纸条,看了看,然后就开始表演了。他先是挠挠头皮,接着又抓了抓腮帮子。噢,知道了——不就是“抓耳挠腮”嘛!
轮到李可蒙上台时,她迈着慢吞吞的步子,“皮笑肉不笑”地走上了讲台。当她看清手中的纸条时,眼睛睁得像两个乒乓球,嘴里仿佛能塞下一颗柚子。表演开始了,只见她用双手捂住肚子,半猫着腰,带着满脸笑容地扭成一团。看着她那满脸笑容的“肚子疼”,我想,这“肚子疼”让她演得像一种享受啊!她这个演员也太不专业了。
该我上台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一看纸条上写的表演内容——什么,拔……拔河!这可怎么演呀?我可不会分身术!当老师说可以选搭档配合表演时,我才松了一口气。我和搭档表演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老师说:“谁猜出来的话就上来悄悄告诉老师答案吧!”同学们蜂拥而上,搂住老师的脖子,小嘴巴都争抢着往老师耳朵跟前凑,真是一副“你不听我说,我就掐死你”的情形。
我们今天的哑剧表演真有意思,但想到那些聋哑人无法用语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手舞足蹈”地表达,我心里就有些小伤感。以后能帮助他们时,我一定倾尽所能去帮助他们。
小小班干部
文/若冰
圣诞节的当天,我参加了女儿学校举办的圣诞嘉年华庆祝活动。
当天的活动精彩纷呈,参与活动的一、二年级都精心编排了节目,小朋友们化了妆,身穿统一的服装,个个看上去喜气洋洋。表演台四周用各式彩带、气球装饰一新,老师们个个头戴圣诞帽,多名“圣诞老人”穿梭其间,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很快,一个一脸严肃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化着浓浓的妆,粗而黑的眉毛,厚厚的眼影,胖乎乎的小脸严肃地板着。她不像别的同学那样随地而坐,或观看节目,或呼朋唤友热切地聊天,而是一脸严肃在自己班级的周围走来走去,并不时发出一声声指令:“×××,别说话了!”“×××,坐好!”就在指令发出的同时,她小小的脸上表情更加威严了。
台上的表演依然有序进行着,主持人富有磁性的声音在礼堂回响,家长们、孩子们的聊天声也让全场充满了团聚、放松的喜悦味道。但只要我朝前方看去,就会看到那个应该是班干部的小女孩的严肃的脸。我刻意观察了一下,就是在他们班表演的时候,台上她的表情依然没有一丝欢快与放松……
节目的间隙,“圣诞老人”都会穿行在班级间,向小朋友们分发一些小小的礼品,这个环节最是激动人心,孩子跳跃着,急切伸出一双双期待的手……但那个小女孩,所有的注意力,却还在班里的纪律上,提高嗓门维持纪律:“大家不要乱抢,一个一个来!”
即兴表演
文/周梦翔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表演《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中的小女孩——娜塔莎。
“小姑娘会怎样回家告诉妈妈这个消息呢?”当老师抛出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举手。我也在迟疑:要不要举手呢?万一说错了,演砸了,同学们会笑话我吧!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女生站了出来,她就是——周雨佳。
表演开始了,只见周雨佳从后门走出,穿过走廊,来到前门。咦?那边有个凳子阻拦了道路。“把它拿开吧,否则她进不来!”我想喊出来,可那时候周雨佳已经用力推门进来,跑到老师跟前。看来周雨佳即兴发挥得不错,我暗暗为她叫好。“再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随着老师的话音刚落,我迫不及待地举起右手。
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小姑娘应该很激动”,想着,我飞快地穿过走廊,向门猛地一撞,“哎呀”,我太急了,用力过猛摔倒在地,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暗想:哎呀,这回出丑了,表演没成功,反而被嘲笑了。我是该放弃还是坚持呢?坚持!一个响亮的声音从我脑海当中传来。于是,我快速地爬起来继续表演。我气喘吁吁地说:“妈妈!我……我今天……跟大作家……萧伯纳……玩了好……好久。”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猛然间,一阵掌声响了起来,就连老师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继续听课。
看来我这个即兴表演也挺不错的,而且是反串哦!
“芯子”的记忆
文/张鹰
我从小在关中农村长大。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乡下,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父辈们一年四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唯独到了过年时,才有了自娱自乐的时间和氛围。
正月十五闹社火,以乡为单位,选一块较大的打谷场,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扶老携幼,竞相前来观看。锣鼓声中踩高跷的、耍狮子的、跑旱船的、扭秧歌的、大头娃娃穿梭在秧歌队伍之中,边扭边做出滑稽的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然而,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出彩的,莫过于独具关中特色的“芯子”。只见几个穿着古典戏装的儿童,被大人固定在竹竿上,其身后的长竿末梢上,再固定着另一名儿童,长竹竿竖在空中,足有二层楼房那么高。下面是一个方桌底架,竿子就捆绑在桌子的腿上,由四个壮年男子用肩膀抬着,旁边还紧随一个壮汉,举着一个顶端做成三脚架的长竿,以备“芯子”上的儿童休息用,“芯子”跟在秧歌队伍的后边,向着打谷场方向行进。
“芯子”,是各个村子轮番上阵的拿手戏。“芯子”上的儿童,一般提前一周就选好了,条件是五岁以下,乖巧听话,眉目清秀。谁家的孩子如被选上,不仅家长脸上光彩,亲戚朋友也引以为豪,孩子还能得到一元钱的补贴。
那年正月十五的早晨,三岁多的我正在院子放炮,被母亲叫到屋内,简单地吃点油炸麻叶和花馍,因为上“芯子”有“约法三章”:不准吃稀饭之类的流食,以防表演过程中撒尿,欲下“芯子”非常麻烦。吃罢上午饭,母亲领着我来到村长家里,一个和我同岁的女孩,还有一个比我小的男孩已先我到达。不一会,来了三个行家的中年人,熟练地给我穿上武将的铠甲戏装,我身后的男伙伴被打扮成“小武松”:头上的武士帽前还别着一个绒球。再看与我同龄的女孩,身穿穆桂英的戏装,身后还插着四面小旗,头戴凤冠装饰,煞是英俊威武。打扮好后,我们被领着走出村长家,门外墙上靠着一个梯子,男伙伴先被抱上梯子,大人将他的腰部和腿用帆布和竹竿捆绑在一起,再把我也抱上梯子,把竹竿固定在我的背部。这时,我才发现我背后的竹竿上,已事先用铁丝固定好一个四方木架子,架子的另一端,是用来固定小伙伴身后竹竿的。这样,我俩就分别被固定在两根竹竿上了,我背后的竹竿再被固定在放桌腿上,那个“穆桂英”则被固定在另一个竹竿和方桌上(桌面上摆放着石块配重用,桌子四周用红绸围着)。一切准备完毕,待村里的秧歌队扭着舞步走过来时,我们被抬着跟在秧歌队伍后面向前行进。
村里的大街小巷,村外的田间地头站满了围观的村民,男女老少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们,指手画脚,交头接耳,我们成了“社火”表演队里的小明星。到了打谷场上,我们则被停放在一旁成了观众。待秧歌、旱船、武术表演完毕,我们才得以“解放”,被一一松绑放下。这时,我看见我背后竿子上面的小伙伴冻得红扑扑的脸上,已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了。母亲拉过我冻得冰凉的小手,心疼地放到她的胳肢窝里,边暖边抱怨:“以后说啥也不让我娃再上‘芯子’了!”
转眼六十年过去了,当年表演芯子的我,已步入老年行列。而现在的芯子,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或将旱船的道具搬上了芯子,增添了看点;或在芯子的表演融入杂技——小演员可随轴360度转动;而人抬也被车载所替代。
我的舞台
文/赵振宇
我的舞台我做主!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在我刚学会走路的时侯,便与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次在商场里我牵着母亲的手,一摇一摆地来到了电子琴边,傻乎乎地盯着它看,然后,我迫不及待地趴到琴边,胡乱摁了几下。哟,还挺有韵,旁边的人都为我喝彩。我在三岁时就拥有了一架电子琴。由于我够不着琴键,没办法只能把琴放在床上让我“折腾”,整天趴在琴上咿咿呀呀地乱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我忠实的听众。
小的时候,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有漂亮的哥哥姐姐在一个很大的舞台上唱歌、跳舞,就特别羡慕,常常想象着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三年级的时候,在学校组织的六一儿童节演出时,我第一次真正在全校师生面前登台亮相,虽然心情有些紧张,但是还是出色地完成了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后来,我跟随父母去听音乐会,无论多远的剧场,无论表演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每次演出,我都看得津津有味。而且我一定要去台前看,每当我陶醉其中,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我一次次地听曲子,一次次地跟老师学习乐理知识、学弹琴,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弹琴的韵味和手法。我练习着,我弹奏着,琴声越来越动听了,家里人和老师也听得入了神。我不禁想道:“舞台,果然是我人生的伙伴呀!”
随着专业等级的增加,我勤学苦练,可是还是有些跟不上!除了学习,我每天练琴三次,每次一小时,弹完后,我的小手便软绵绵地耷拉下来。我会用不屑一顾的眼神望望那柔弱的小手,咬咬牙继续练,不弹好了,表演像什么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练习,我现在可以熟练地掌握基本功,弹出自己喜欢的曲子。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报名参加一些比赛和简单的演出,登上我喜爱的舞台,展现我独特的一面,在去年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西北赛区电子琴专业比赛时,我又一次登上了我热爱的舞台,努力总不会白费,我又一次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过评委的评判,我们得了二等奖,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我觉得艺术的亮光再一次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能否让舞台多姿多彩,需要自己的努力。就在前不久,我还参加了甘肃电视台天天少儿栏目组织的兰州市“怀孝心,践孝行”少儿电视主持人比赛呢,由于平时就喜欢舞台、热爱舞台,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紧张,当我握着这份重若千钧的稿,我走起路来也笨重了许多。我抓紧读熟稿件,老师也帮助我渡过这一“难关”。通过海选的朗诵、表演和初赛的朗诵、才艺展示等比赛项目,我以出色的成绩和舞台表演成功晋级复赛,当听到久违了的掌声再次为我响起,我很激动。接下来的考验也将难不倒我了。我也越来越成熟了。我将积极准备下一轮的舞台展示,也正因为这一次次的锻炼,使我更加有了自信,渐渐地爱上自己的舞台,每当我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时,我都把它当作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锻炼,一次经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舞台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无限的希望,无限的机会。其实只要你存活在世上,每一处都是你展现自我的最好的舞台。
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班级文化展演
文/杨蕙嘉
我们准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文化展演,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我们都很紧张激动。等老师到了5班的时候,我们更紧张了,因为老师们马上就要到我们6班来了。
老师快步走向我们的教室,我们都热烈地欢迎她们来到一(6)班。音乐响起,我们的每个动作都很优美,每个动作也都很到位。因为,我们希望成为全校的第一名!
我前面表演的小朋友都很棒很好,到了我表演的时候,我的肩膀紧张地缩着,放不下来。在老师目光的鼓励下,我还是大声地说出我的话,举起书法作品,老师们举起了手机来拍照,等我说完了之后,我才放松下来。
等我们表演完了,我们说着“谢谢老师,老师再见”欢送老师,整整说了8遍,老师们才走完。虽然我很紧张,但是我非常高兴参加了我们的班级文化展演。
请为我竖起大拇指
文/郭昱玮
我喜欢朗诵,从大班开始就在少年宫学习语言表演,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于是我毛遂自荐,让老师帮我报名参加“第七届中华青少年文艺英才推选大会”的比赛。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张家港赛区的初赛中,我崭露头角,“杀”进了上海赛区的复赛。在复赛中,我更是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他们又把我“送”到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是在接待重要贵宾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在这种场所亲身经历全国性的比赛,我激动万分。可一走进比赛地点,看着台下观众人山人海,评委坐成一排,我不由紧张起来。带队老师及时给我鼓励,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昂首挺胸走上演讲台,队里的老师和小伙伴们为我送来了赞许的目光,我声情并茂地表演了“蜗牛的奖杯”。表演结束,热烈的掌声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响起……这次比赛我最终获得了全国朗诵表演类小学A组金奖。
通过这次比赛经历,我对语言表演的兴趣更浓了,还连续参加了张家港市“我是故事大王”比赛,“美丽中国我的梦”演讲比赛,“魔法旅行团”演出及学校讲故事比赛等。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呢!参加比赛让我充分展现了个性,还提高了我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哈哈!我的本领还不错吧!请为我竖起大拇指!
羊创造了民族
文/兰草ygl
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用“羊创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之过分。
澳大利亚是最城市化的国度,3/4的人口分布在城市,一大半人口居住在东海岸。沿海旖旎风光十分诱人,我却更痴迷一望无际的绿野和牧场的自然风光,每次远观近赏,我都特别喜欢用眼神搜刮各种景色,任它们漂游自由切割,再随意组成有色彩带有触觉和味觉的意象画面。蓝天白云下,绿草上浮动的羊群的田园秀色,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安详、一种恬淡、一种清醇。
走出城市,人踪更加稀少,大片大片的牧场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户户人家,成群成群的羊儿撒置在天地间,视觉效果更强烈地衬托出人口的疏落,尽管他们有羊陪伴。我想或许正是这种静穆优美得让人惊讶战栗甚至存一丝心醉又有些不安的景致,让澳大利亚成为名副其实的羊的胜地,构筑了世界最重要的羊毛生产国的经济地位。据介绍,澳大利亚有7万多个美利奴羊养殖场1亿6千多万只羊,其中80%是纯种美利奴羊。
广袤的澳洲气候宜人,水草丰茂,十分适宜绵羊生长。1798年,澳洲人从西班牙引进美利奴种羊,经过几代人的契而不舍地努力,美利奴羊不断繁育壮大成为一大支柱产业。与羊相关的系列商品,在澳大利亚各个角落琳琅满目,随处可见。澳大利亚各地每年都举办羊展销会,一排排简易房和色彩明丽的帐篷魔术般地建在一片片荒芜的草地上,羊市上人头攒动,羊叫马嘶。牧主们争相将自己培育的良种羊运到这里参赛和推销,展销会上的商品大都与羊相关,有羊制食品和羊毛纺织品和工艺品。
在布鲁斯班,我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羊表演。在一间200多平米的房子里,摆放着一排排长条木椅,各种肤色的游人们有序而坐。台上一位身穿牛仔装的中年男主持人,眉飞色舞用英语风趣地叙述着讲解着美利奴的身世、特色,观众席上暴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深深地被这种氛围感染了。
伴着优美的音乐,8只大大小小的美利奴羊憨态可掬地一跑一颠地依次登台,站在各自指定的位置上。每只美利奴羊前的栏杆上挂着一个个装有食品的小盒,我猜想,或许就是这些诱人的食物的刺激,让成为名星演员的美利奴羊训有术,有了乐曲感、节奏感,从容地面对表演的大雅之堂。这些品种的美利奴羊,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既有产羊毛多且质量高的,又有可重达100公斤可供肉食的;既有优质羊毛和优质羊肉集一身的;又有由多种品种交配有彩色羊毛的;既有绵羊油高产的,又有羊毛适于生产地毯的。当主持人分别介绍到它们的名字时,它们就会晃头抬抬足表示友好。
说实话,有生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观看到羊表演,恍忽中好象在综艺大观电视节目中看过这样的镜头画面。接下来是剪羊毛表演。这时音乐再起,两手紧紧拖着一只羊的男子从后台走上来,主持人放下话筒操起电动剪刀,两腿夹住羊,让它屁股着地呈坐姿,剪刀从羊脚部开始推游龙似的在羊身上转来转去。一会儿的功夫,羊身上厚厚的毛外衣被脱掉了,成散落在台上成了一堆零乱的羊毛,身体陡然苗条瘦小了许多,露出了一身雪白。我记得有篇资料介绍说:羊只有四脚着地时才有思维。看来肥大健壮的羊一旦被摆成坐姿,失去奔跑逃生本能的痴愚就暴露无疑,毫无反抗地任人割剪。
自从观看了剪羊毛表演,就觉得过去书上诗里经常见到对羊洁白如雪的形容过于夸张了。澳大利亚空气清纯,少污染,但生活中的羊除非刚刚降生,否则很难白得如云如雪。羊成年风餐露宿在野外,晴雨时空的变幻,毛色有些苍黄,只有等到剪梳后才露出招人喜爱的洁白。当然人们对羊的洁白之说,只不过是对其温和憨厚形象的赞誉罢了。
观看动作闲熟的剪羊毛表演,应该说是一种享受。剪羊毛从最初的手工操作到今天的机械操作看似容易却很辛苦,由于工作的脏累,听说很少有妇女从事此项工作,有的也只是当助手。剪下的羊毛被扔在分类的台子上除去边料和杂质,分成不同等级,分别包裹起来,印上商标后送到拍卖行。
主持人将类似的操作表演重复了3次,站在台上的美利奴羊一副自得悠闲无动于衷的样子,看来剪毛给羊看的表演,美利奴羊见得多了,也不稀罕了。倒是撩拨起台下的观众的浓浓兴致,不少人拍照留影摄下美好瞬间。
剪羊毛结束后,美利奴羊踏着音乐的节拍先退场,等游人陆陆续续地走出表演大厅时,我看见美利奴羊早已整齐地站在大厅外狭窄的栅栏里,人去羊在,它们休息等待,不时还会有许许多多陌生的新面孔与它们相逢,观看它们年复一复一复一日的精彩表演。
接下来是室外观看牧羊犬表演,炎炎烈日下,一群羊被散放在一片用栅栏圈起的空地上,两只被驯服成精的牧羊犬随着主人的哨响,嗖的一下从栅栏里跳出窜到场中央,又是一声哨响,两只牧羊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一只在羊阵前头高叫飞跑导向,另一只在羊阵后面断后路,走成之字曲线,时奔时跳,时快时慢,仗势欺人地一会儿冲着羊大声吼叫,一会踩着它们的背上跳来跳去,羊小心翼翼地左闪右躲,惟命是从,由于两只牧羊的通力合作,一会儿的功夫把惊慌失措的羊群驱赶成群,驯服地挤成一团。最后头首相接地挤进了狭长的栅栏里,如同关了禁闭,这些配合牧羊犬表演的羊,与刚才台上出尽风头有名星风采的羊大相径庭,由于主角变成了牧羊犬表演随意摆弄的舞台道具。或许我一直很喜欢羊的温顺的性格,不由得从心底对它们生出一丝同情和怜惜。
掌声
文/赵子淳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样东西永远保存在我心中,因为它让我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那就是掌声。
有一次,我参加机器人表演,之前,我也练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对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遥控机器人上下楼梯已经不在话下了。可是表演那天,我却十分紧张,因为台下有上百名观众在看表演。我的心也越来越紧张,“怦怦!怦怦!”我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时间过得真快,没一会儿就轮到我了,我忐忑不安地走上台,小心翼翼地拿起遥控器,驾驭着爬坡机器人向模拟的楼梯冲去。楼梯一共放了三层,前面两层十分轻松,直接就冲上去了,但到顶层转弯时,因为动作过快,“啪”的一声,机器人掉了下去。台下观众的惊叫和相机的闪光灯几乎使我眩晕,我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在喊:“你一定能做到的,再来一次!”我定睛一看,妈妈站在台下第一排,一边冲我喊着,一边响亮地鼓掌。这时,全场观众都鼓起掌来,齐声喊:“再来一次!”这时,我好像打了一剂强心针,镇定了下来。我信心满满地重新开动了机器人,纠正了上次操作中的失误,成功地让机器人爬到了顶端。
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在顺境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掌声都给予我前进的力量。
水之韵
望着那波光潋滟,清澈见底的小溪,我的心中无比舒畅。水中的石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犹如一颗颗宝石放射出璀璨光芒。溪水点点,沁人心脾。水中照映出太阳的倒影,还是那么耀眼。小溪还是这样子,平静无忧的流淌,排除你的一切不开心,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听着耳边潺潺的流水声,似乎记忆更加清晰了,哦,好像是那一天……
记忆轮回,时光再现,犹如时光倒流,是那次国庆节——那个欢乐祥和的日子。
傍晚七点钟,在江边的南滨公园中,人们都在期待一样东西,我也不例外,希望南滨喷泉快点出现。旁边的大厦屏幕上在倒数,围成一圈的人们心中也在默念,这短短的十秒似乎有十年之长,思考中,几米高的水柱“拔地而起”。
人们欢呼起来,顿时,闪光灯亮成一片,照得我睁不开眼睛,手机和照相机传来阵阵咔嚓声。中间的喷泉如巨人一般,高高矗立着。围在一旁的小喷泉也不甘示弱,用尽力气喷出水来,但一眼看去,中央喷泉还是格外引人注目。突然,喷泉如钢琴键一般起起落落,伴着音响中传出来的音乐,似乎是真的钢琴曲一样。我不得不为它的高超技术赞叹不已,宛如天籁之音。
虽然中间的喷泉没变,但一旁的小喷泉却都使出所有的力气,用尽全身解数向左边喷水,似乎想超过中间的喷泉。变换了几个姿势后,喷泉形成了一个大圈,虽然不规范,但在我们眼中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观。
一会儿,所有的喷泉都向中间喷水,变成一个圆锥般的东西,我们都感受到迎面飞来的水珠,如春雨细如牛毛,正所谓“春雨贵如油”,人们也格外喜欢这“天外来客”。
快谢幕的时候,表演的重头戏来了:所有喷泉都向天空喷去,中央的喷泉达到了几十米的高度!我们都抱以最热烈的掌声,纷纷叫好。眼前的壮丽景象时时牵动着观众的心。
喷泉表演结束了,我却被它的表演深深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那次表演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的喜悦却定格在了那里,成为我记忆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场有趣的联欢会
文/张亦弛
元旦将至,为了迎接它的到来,我们五(3)班在班上特意举办了一场有趣的联欢会。
那天下午,我们都带上自己准备的零食来到了教室。教室里十分热闹,大家有的在谈论节目,有的在玩耍,而我和几个同学正忙着排练要表演的节目。
不一会儿,铃声响了,我们的联欢会也伴随着音乐开始了。同学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师走了过来,给我们发了一朵花,原来是要我们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啊!谁输了谁就表演节目。说实话,我还真想输呢!这样我和同学就可以表演我们精心准备的节目了。看着其他小组在表演魔术、小品、乐器……我早就迫不及待了。
终于等到我们展示了,我和几位同学激动地走上舞台,开始表演我们排练许久的节目——“我是快递员”。节目中,我们用认真的态度、生动的语句以及逼真的动作向大家表演了一个搞笑的故事,大家看后都笑了,就连老师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同学们的笑声、老师的掌声让我们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接着,我们又玩了萝卜蹲和抢板凳的小游戏,大家都很开心。
整个下午教室里都洋溢着大家欢乐的笑声。这真是一场有趣的元旦联欢会!
老腔声韵
文/漠风
谈起老腔便想起陈忠实先生和他的《白鹿原》。辽阔无边的关中大地上,老腔那浑厚的声韵像一坛陈酿的老酒滋养着我们,那激情、那声韵让人不禁心潮澎湃。
老腔是以民间说书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剧种,其音乐古朴悲壮、沉稳浑厚、粗犷豪放,为古老之遗响,所以称为老腔。老腔的表演只需五人,即签手、副签手、前首、后台、板胡。虽然只有五人但“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老腔的道具更是五花八门,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全在五个人的掌控下完成。一上台,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全心投入。
话剧《白鹿原》中融入了丰富的老腔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随后,在多方努力下,老腔被推上大众舞台,一时间震动京城并在央视春晚中演出。
老腔的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听起来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的曲调,加之独特的配乐道具,这些都构成了老腔的独有之长。
最有趣的是,源于生活的老腔表演,在表演形式上也主要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那挂着烟袋敲击木头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浓缩了黄河文明的原生态,让人感觉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朴实无华的老腔表演,就是一幅农家庭院的浓缩,自制的木凳琴弦,自编自写的唱词唱腔,让老腔艺术独具特色,这种最原始的风貌表演,让老腔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
现在的老腔表演已经将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升级变迁,将传统的老腔与摇滚乐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民族音乐并推向了主流音乐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腔表演已经远高于艺术,让人们感触更多的不是艺术的精华,而是生活的真谛。
时光静止
文/南泽仁
总会在一场淋漓的夜雨声中醒来又睡去,雨城的冬日,像暮年和归处。
日渐陈旧的楼房、街道身陷碧水青山而云遮雾绕。太阳一出,就被青衣江面的锯齿山峰割伤。天,终日落泪,用所有的湛蓝和明丽为太阳疗伤,一次次听风说起,青衣江是个胸襟宽广的女子。
接连数日小雨,等不到放晴。姑姐撑开三把雨伞,一片晴天就在我和雍贝头顶上方盛开。这趟,我们要去登距离雨城不远处的一座青山,传说它林木葱茏、四季青碧。在旅游车站搭乘开往景区的白色商务专车,半个小时,我们就抵达了。因为是雨天,又过完了年假,游客稀少,宽敞的观景车只载了我们三人就往山上驶去。公路两旁用铁丝网围栏隔着密匝的阔叶林、竹林。车窗玻璃外层沾满雨水珠子,不时滑落成线。导游是位年轻的女子,一直埋头玩微信,她自说自话:“凉山那边发生火灾了,说是一个疯子放的火,禽兽!”迎面,一道高大紧闭的铁门,随景观车临近分别朝左右两边自动打开。导游依旧埋头说话:“车已进入猛兽区,不要拍打车窗玻璃,以免惊吓猛兽。”我们屏住呼吸,随一道道自动打开的铁门,看着车窗外密林中缓慢掠过的老虎、狮子、棕熊、野狼。它们体态轻盈,不急不躁,在林间走动,站立,抑或蹲身歇息,早已习惯了头顶缥缈的细雨及车窗内注视的目光。
进入可行走观赏的动物园林区,我们便下车步行,由一路的指示牌导航前行。
一处假山环抱的土院中,几只驼羊和一匹小马驹站立雨中,见有人来,驼羊就围拢上来。淋湿的驼毛光滑柔顺,如卷发,一绺一绺垂下。一位管理人员手拿几个小纸袋阔步朝我们走来,说是卖饲料,10元一袋,买下可喂食它们,驼羊的嘴唇就已经凑到了我们手上。饲料是用水浸泡过的饱满的玉米籽,放几粒在掌心,一只驼羊就热爱地食用起来,其它几只便知趣地走开了。小马驹则躲到不远处机警、敏锐地观望。
斜坡,拾级往下。眼前出现了一头白牦牛,仿佛电影《转山》中的一场梦境。一位五十开外的男人,手牵住从牦牛鼻孔穿出的麻绳,见到我们,便立马祈福般的地念叨:“观音的坐骑,牛魔的妹妹,路过的神仙要不要骑上去留影。”它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相比黑牦牛,实属珍稀。它秉性豪迈不羁,此刻却温顺,眉目低垂。一对角上扎满了红红绿绿的绸子,通体的白毛被梳理得丝丝缕缕。经主人耳畔这么念叨,白牦牛似乎早已淡忘了自己原本是谁,身在何处。
山路起伏,转折,通向一个宽阔平台。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迎面袭来,接着两峰高伟的骆驼就立在前方了,一峰见着有人靠近就朝空旷的平台边沿走去,身影孤独。另一峰不停地来回走动,地上的稀泥合着它的粪便,不时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游客从旁路经,脚步匆促,掩鼻而过。我走近它,它那么孤傲,一座山一样的冷峻。我们是第一次相见,它目空一切。我却暗自纳罕它突兀的驼峰和仰望的高度。
门口,一块糊满稀泥的小牌写着猜谜语:骆驼的驼峰用来储存什么?我想,是水。答案就在背面,写着:脂肪。骆驼的眼、鼻、耳,睫毛、平足等所有一切,似乎都是为在沙漠生存和远行而生长的。
离开骆驼,一条小径,逶迤穿竹林过去,偶然一只五彩鸟雀从路上扑哧飞过。一只深红羽毛的鸟儿在小径中央走走停停,也不飞离。路人经过,要为它的美丽轻轻绕行。静静凝听林中各种鸟雀鸣唱,陌生而恬噪。这时,手机来电的蝉鸣也跟着响起,一只蓝色孔雀从身后的一棵树旁忽然冒出,然后拖着长长的金翠尾巴隐没于密林深处。走出林子,通过一方人工岩洞,洞口设置了一处木雕长椅,椅子的左右把手上分别停落着两只蓝色孔雀,它们一动也不动。拍照要付钱,与孔雀合影要加双倍的价格。姑姐说,你那么喜爱孔雀,去合影吧,不然遗憾了。爱孔雀是因为它洁净的品质,与它靠近,希望是三只孔雀的相遇。只是,我忽然到来,那么仓促,没来得及整理好蓝色的羽毛。
时值正午,我们观赏到了动物的行为表演。
在一处绿色雨棚遮风挡雨的小型表演场地,一群鸟儿分别栖落于几位管理人员臂弯,整齐登场。一只被称作公主的白色鹦鹉尤其出色,爪子和嘴壳并用,随不断变幻的音乐缓缓升起彩旗,有节奏地滚动小球,展开翅膀轻轻舞蹈,识别游客递来的钞票。其它鸟儿安静等待,主持人报出它们名字时,它们就拖着系在脚部的长长细链,从管理人员臂弯依次纷纷飞出。
等到鸟儿们退场,两头庞大黑熊分别挽着两位驯兽师的手,摇摆登场。它们骑单车、翻筋斗、跳恰恰,模样憨态可掬。每次完成一项表演,它们都会卯足劲地奔走到驯兽师面前索要食物,吃完继续尽其所能。那些食物会激发一股强盛的欲望,为此,它们险些都要开口讲人话了。
七八只小猴登场时,场面凌乱而热闹。它们表演走钢丝,双手举着花束、头顶小球,也顶碗,动作伶俐。一只小猴在走钢丝途中拒绝走完最后一程,就翻身下去了。管理人员用力一拉,套牢在它颈上的绳子,小猴被迫滚到了他面前,他发怒朝小猴的腹部猛踢一脚。小猴双手抱头护着,我心就痛了。那刻,我站起来了,后来又坐下了。我无力为小猴做点什么。管理人员接着又一拉套牢在小猴颈上的绳子,小猴便顺从地爬上钢丝继续表演,极其认真。表演完毕,其它小猴都站立钢丝上将手中的花束和小球巧妙抛向管理人员手中。而那只被踢的小猴却伸长了手臂,亲自把花束和球递到管理人员手中。它还幼小,却要学会忍耐和讨巧。小猴的经历触到了我的记忆。原来,我是个胸襟不宽的女子。
主持人报节目,猛兽表演。在另外一个通道口,一群老虎和两头狮子带着自身的英武和威猛傲然上场。它们登梯,瞬间越过时空一样的距离,越过驯兽师设置在高空中的一道独木桥及桥上紧密的梅花桩。我心随它们穿行,它们偶然会张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面朝观众,完成一次意味深长的喘息。它们已被驯服,与所有登场的动物一样。我想,那驯服的过程不是靠近它们说些感心动耳的话,也不是用手抚摸它们的毛皮,一定不是。
一曲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一头庞然大物就登场了。主持人说,它是来自缅甸的大象姑娘。它怀念家乡,只要听到葫芦丝的乐曲,它就会翩翩起舞。果真,大象随曲子登上一条方凳上,一起一落,体态笨拙而富有节奏地为大家展示舞蹈。背井离乡,这个词汇用在此处,如此相投,也如此心酸。表演结束,主持人说,有爱心的观众可买下管理人员手中的苹果亲自喂食大象。我与雍贝买了好几袋子以犒赏大象姑娘,大象见到苹果就把长长的鼻子温柔地伸向我们,展开杯盏大小的鼻翼,吸住苹果后放进嘴巴,接着又伸来索要。
表演是在几声零落的掌声中结束的,雨还在落。
这一路到头,我行走,沉思,自省,仿佛自己就是一只与山林失散许久的禽兽那样无措。登上山顶就是出口了,漫天瞬间飞舞轻清雪花,回望眼下青山,一派缥缈迷茫。时光静止,你有在听吗?
“六一”快乐
文/郭利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家境清贫,每年“六一”的时候,父母既不会带我们出去玩,也不会给我们买衣服玩具。唯一期待的是,“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会开庆祝会,有时是文艺演出,有时是队列表演。可是,年年盼“六一”,年年都失望。因为,无论是什么活动,能够上前表演的只是那些聪明、漂亮、开朗大方的同学,并且几乎年年都是他们上台。像我这样普通寻常的女孩,从来就没有过哪怕一次机会,能做的只是坐在台下或者操场边挥舞塑料花和使劲鼓掌当观众,看着他们容光焕发的表演,我的内心无限忧伤难过。
日月如梭,十多年后我也当了老师。虽然时代不断前进,物质开始丰富,可学校里“六一”的节目却是依然如故。想起我小时候落寞忧伤的“六一”,我多么想我的学生能够都走到台上。然而,我只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根本无力抗拒学校的要求,只能在自己班里开个小型的联欢会,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稍慰遗憾。
又过了十年,我离开了课堂,成了教导主任。去年“六一”前夕,正好有个班主任请了半年的病假,我去代班。那一年学校组织队列表演,照例是要求每班选出二十名同学参加。这一次,我没有犹豫,一定要全班四十个孩子全部上场。我说我们不要奖励,只要快乐。我要让所有的孩子们——无论优秀还是普通,无论开朗还是胆怯,都能过一个没有遗憾没有失落的快乐儿童节。在我的执意坚持下,组织活动的学校领导只好让步。
表演那天,我们班虽然上场人数众多,显得不那么整齐,但他们都精神抖擞,尤其是平常淘气或者成绩不好、极少有机会表现的孩子更是格外努力,虽然有时因紧张而出错,却是极认真极卖力的神情。我忽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儿童节,想起了那个坐在台下角落里落寞的小女孩,我忍不住眼泪上涌,感慨万千。
这时候,我的孩子们结束了表演,向我飞奔而来,看着他们每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看着他们每一份生动开心的表情,我的内心也充盈了快乐幸福。是的,我没有过一个快乐美好的“六一”,但我终于还给我的学生们一个美好快乐的儿童节。
时光静止
文/南吉泽仁
总会在一场淋漓的夜雨声中醒来又睡去,雨城的冬日,像暮年和归处。
日渐陈旧的楼房、街道身陷碧水青山而云遮雾绕。太阳一出,就被青衣江面的锯齿山峰割伤。天,终日落泪,用所有的湛蓝和明丽为太阳疗伤,一次次听风说起,青衣江是个胸襟宽广的女子。
接连数日小雨,等不到放晴。姑姐撑开三把雨伞,一片晴天就在我和雍贝头顶上方盛开。这趟,我们要去登距离雨城不远处的一座青山,传说它林木葱茏、四季青碧。在旅游车站搭乘开往景区的白色商务专车,半个小时,我们就抵达了。因为是雨天,又过完了年假,游客稀少,宽敞的观景车只载了我们三人就往山上驶去。公路两旁用铁丝网围栏隔着密匝的阔叶林、竹林。车窗玻璃外层沾满雨水珠子,不时滑落成线。导游是位年轻的女子,一直埋头玩微信,她自说自话:“凉山那边发生火灾了,说是一个疯子放的火,禽兽!”迎面,一道高大紧闭的铁门,随景观车临近分别朝左右两边自动打开。导游依旧埋头说话:“车已进入猛兽区,不要拍打车窗玻璃,以免惊吓猛兽。”我们屏住呼吸,随一道道自动打开的铁门,看着车窗外密林中缓慢掠过的老虎、狮子、棕熊、野狼。它们体态轻盈,不急不躁,在林间走动,站立,抑或蹲身歇息,早已习惯了头顶缥缈的细雨及车窗内注视的目光。
进入可行走观赏的动物园林区,我们便下车,由一路的指示牌导航前行。
一处假山环抱的土院中,几只驼羊和一匹小马驹站立雨中,见有人来,驼羊就围拢上来。淋湿的驼毛光滑柔顺,如卷发,一绺一绺垂下。一位管理人员手拿几个小纸袋阔步朝我们走来,说是卖饲料,10元一袋,买下可喂食它们,驼羊的嘴唇就已经凑到了我们手上。饲料是用水浸泡过的饱满的玉米籽,放几粒在掌心,一只驼羊就热爱地食用起来,其它几只便知趣地走开了。小马驹则躲到不远处机警、敏锐地观望。
斜坡,拾级往下。眼前出现了一头白牦牛,仿佛电影《转山》中的一场梦境。一位五十开外的男人,手牵住从牦牛鼻孔穿出的麻绳,见到我们,便立马祈福般的地念叨:“观音的坐骑,牛魔的妹妹,路过的神仙要不要骑上去留影。”它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相比黑牦牛,实属珍稀。它秉性豪迈不羁,此刻却温顺,眉目低垂。一对角上扎满了红红绿绿的绸子,通体的白毛被梳理得丝丝缕缕。经主人耳畔这么念叨,白牦牛似乎早已淡忘了自己原本是谁,身在何处。
山路起伏,转折,通向一个宽阔平台。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迎面袭来,接着两峰高伟的骆驼就立在前方了,一峰见着有人靠近就朝空旷的平台边沿走去,身影孤独。另一峰不停地来回走动,地上的稀泥合着它的粪便,不时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游客从旁路经,脚步匆促,掩鼻而过。我走近它,它那么孤傲,一座山一样的冷峻。我们是第一次相见,它目空一切。我却暗自纳罕它突兀的驼峰和仰望的高度。
门口,一块糊满稀泥的小牌写着猜谜语:骆驼的驼峰用来储存什么?我想,是水。答案就在背面,写着:脂肪。骆驼的眼、鼻、耳,睫毛、平足等所有一切,似乎都是为在沙漠生存和远行而生长的。
离开骆驼,一条小径,逶迤穿竹林过去,偶然一只五彩鸟雀从路上扑哧飞过。一只深红羽毛的鸟儿在小径中央走走停停,也不飞离。路人经过,要为它的美丽轻轻绕行。静静凝听林中各种鸟雀鸣唱,陌生而恬噪。这时,手机来电的蝉鸣也跟着响起,一只蓝色孔雀从身后的一棵树旁忽然冒出,然后拖着长长的金翠尾巴隐没于密林深处。走出林子,通过一方人工岩洞,洞口设置了一处木雕长椅,椅子的左右把手上分别停落着两只蓝色孔雀,它们一动也不动。拍照要付钱,与孔雀合影要加双倍的价格。姑姐说,你那么喜爱孔雀,去合影吧,不然遗憾了。爱孔雀是因为它洁净的品质,与它靠近,希望是三只孔雀的相遇。只是,我忽然到来,那么仓促,没来得及整理好蓝色的羽毛。
时值正午,我们观赏到了动物的行为表演。
在一处绿色雨棚遮风挡雨的小型表演场地,一群鸟儿分别栖落于几位管理人员臂弯,整齐登场。一只被称作公主的白色鹦鹉尤其出色,爪子和嘴壳并用,随不断变幻的音乐缓缓升起彩旗,有节奏地滚动小球,展开翅膀轻轻舞蹈,识别游客递来的钞票。其它鸟儿安静等待,主持人报出它们名字时,它们就拖着系在脚部的长长细链,从管理人员臂弯依次纷纷飞出。
等到鸟儿们退场,两头庞大黑熊分别挽着两位驯兽师的手,摇摆登场。它们骑单车、翻筋斗、跳恰恰,模样憨态可掬。每次完成一项表演,它们都会卯足劲地奔走到驯兽师面前索要食物,吃完继续尽其所能。那些食物会激发一股强盛的欲望,为此,它们险些都要开口讲人话了。
七八只小猴登场时,场面凌乱而热闹。它们表演走钢丝,双手举着花束、头顶小球,也顶碗,动作伶俐。一只小猴在走钢丝途中拒绝走完最后一程,就翻身下去了。管理人员用力一拉,套牢在它颈上的绳子,小猴被迫滚到了他面前,他发怒朝小猴的腹部猛踢一脚。小猴双手抱头护着,我心就痛了。那刻,我站起来了,后来又坐下了。我无力为小猴做点什么。管理人员接着又一拉套牢在小猴颈上的绳子,小猴便顺从地爬上钢丝继续表演,极其认真。表演完毕,其它小猴都站立钢丝上将手中的花束和小球巧妙抛向管理人员手中。而那只被踢的小猴却伸长了手臂,亲自把花束和球递到管理人员手中。它还幼小,却要学会忍耐和讨巧。小猴的经历触到了我的记忆。原来,我是个胸襟不宽的女子。
主持人报节目,猛兽表演。在另外一个通道口,一群老虎和两头狮子带着自身的英武和威猛傲然上场。它们登梯,瞬间越过时空一样的距离,越过驯兽师设置在高空中的一道独木桥及桥上紧密的梅花桩。我心随它们穿行,它们偶然会张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面朝观众,完成一次意味深长的喘息。它们已被驯服,与所有登场的动物一样。我想,那驯服的过程不是靠近它们说些感心动耳的话,也不是用手抚摸它们的毛皮,一定不是。
一曲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一头庞然大物就登场了。主持人说,它是来自缅甸的大象姑娘。它怀念家乡,只要听到葫芦丝的乐曲,它就会翩翩起舞。果真,大象随曲子登上一条方凳上,一起一落,体态笨拙而富有节奏地为大家展示舞蹈。背井离乡,这个词汇用在此处,如此相投,也如此心酸。表演结束,主持人说,有爱心的观众可买下管理人员手中的苹果亲自喂食大象。我与雍贝买了好几袋子以犒赏大象姑娘,大象见到苹果就把长长的鼻子温柔地伸向我们,展开杯盏大小的鼻翼,吸住苹果后放进嘴巴,接着又伸来索要。
表演是在几声零落的掌声中结束的,雨还在落。
这一路到头,我行走,沉思,自省,仿佛自己就是一只与山林失散许久的禽兽那样无措。登上山顶就是出口了,漫天瞬间飞舞轻清雪花,回望眼下青山,一派缥缈迷茫。时光静止,你有在听吗?
时光静止
文/南泽仁
总会在一场淋漓的夜雨声中醒来又睡去,雨城的冬日,像暮年和归处。
日渐陈旧的楼房、街道身陷碧水青山而云遮雾绕。太阳一出,就被青衣江面的锯齿山峰割伤。天,终日落泪,用所有的湛蓝和明丽为太阳疗伤,一次次听风说起,青衣江是个胸襟宽广的女子。
接连数日小雨,等不到放晴。姑姐撑开三把雨伞,几片晴天就在我和雍贝头顶上方盛开。这趟,我们要去登距离雨城不远处的一座青山,传说它林木葱茏、四季青碧。在旅游车站搭乘开往景区的白色商务专车,半个小时,我们就抵达了。因为是雨天,又过完了年假,游客稀少,宽敞的观景车只载了我们三人就往山上驶去。公路两旁用铁丝网围栏隔着密匝的阔叶林、竹林。车窗玻璃外层沾满雨水珠子,不时滑落成线。导游是位年轻的女子,一直埋头玩微信,她自说自话:“凉山那边发生火灾了,说是一个疯子放的火,禽兽!”迎面,一道高大紧闭的铁门,随景观车临近分别朝左右两边自动打开。导游依旧埋头说话:“车已进入猛兽区,不要拍打车窗玻璃,以免惊吓猛兽。”我们屏住呼吸,随一道道自动打开的铁门,看着车窗外密林中缓慢掠过的老虎、狮子、棕熊、野狼。它们体态轻盈,不急不躁,在林间走动,站立,抑或蹲身歇息,早已习惯了头顶缥缈的细雨及车窗内注视的目光。
进入可行走观赏的动物园林区,我们便下车,由一路的指示牌导航前行。
一处假山环抱的土院中,几只驼羊和一匹小马驹站立雨中,见有人来,驼羊就围拢上来。淋湿的驼毛光滑柔顺,如卷发,一绺一绺垂下。一位管理人员手拿几个小纸袋阔步朝我们走来,说是卖饲料,10元一袋,买下可喂食它们,驼羊的嘴唇就已经凑到了我们手上。饲料是用水浸泡过的饱满的玉米籽,放几粒在掌心,一只驼羊就热爱地食用起来,其它几只便知趣地走开了。小马驹则躲到不远处机警、敏锐地观望。
斜坡,拾级往下。眼见一头白牦牛,仿佛电影《转山》中的一场梦境。一位五十开外的男人,手牵住从牦牛鼻孔穿出的麻绳,见到我们,便立马祈福般地念叨:“观音的坐骑,牛魔的妹妹,路过的神仙要不要骑上去留影。”它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相比黑牦牛,实属珍稀。它秉性豪迈不羁,此刻却温顺,眉目低垂。一对角上扎满了红红绿绿的绸子,通体的白毛被梳理得丝丝缕缕。经主人耳畔这么念叨,白牦牛似乎早已淡忘了,淡忘了自己原本是谁,身在何处。
山路起伏,转折,通向一个宽阔平台。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迎面袭来,接着两峰高伟的骆驼就立在前方了,一峰见着有人靠近就朝空旷的平台边沿走去,身影孤独。另一峰不停地来回走动,地上的稀泥合着它的粪便,不时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游客从旁路经,脚步匆促,掩鼻而过。我走近它,它那么孤傲,一座山一样的冷峻。我们是第一次相见,它目空一切。我却暗自纳罕它突兀的驼峰和仰望的高度。
门口,一块糊满稀泥的小牌写着猜谜语:骆驼的驼峰用来储存什么?我想,是水。答案就在背面,写着:脂肪。骆驼的眼、鼻、耳,睫毛、平足等所有一切,似乎都是为在沙漠生存和远行而生长的。
离开骆驼,一条小径,逶迤穿竹林过去,偶然一只五彩鸟雀从路上扑哧飞过。一只深红羽毛的鸟儿在小径中央走走停停,也不飞离。路人经过,要为它的美丽轻轻绕行。静静凝听林中各种鸟雀鸣唱,陌生而恬噪。这时,手机来电的蝉鸣也跟着响起,一只蓝色孔雀从身后的一棵树旁忽然冒出,然后拖着长长的金翠隐没于密林深处。走出林子,通过一方人工岩洞,洞口设置了一处木雕长椅,椅子的左右把手上分别停落着两只蓝色孔雀,它们一动也不动。拍照要付钱,与孔雀合影要加双倍的价格。姑姐说,你那么喜爱孔雀,去合影吧,不然遗憾了。爱孔雀是因为它洁净的品质,与它靠近,希望是三只孔雀的相遇。只是,我忽然到来,那么仓促,没来得及整理好蓝色的羽毛。
时值正午,我们观赏到了动物的行为表演。
在一处绿色雨棚遮风挡雨的小型表演场地,一群鸟儿分别栖落于几位管理人员臂弯,整齐登场。一只被称作公主的白色鹦鹉尤其出色,爪子和嘴壳并用,随不断变幻的音乐缓缓升起彩旗,有节奏地滚动小球,展开翅膀轻轻舞蹈,识别游客递来的钞票。其它鸟儿安静等待,主持人报出它们名字时,它们就拖着系在脚部的长长细链,从管理人员臂弯依次纷纷飞出。
等到鸟儿们退场,两头庞大黑熊分别挽着两位驯兽师的手,摇摆登场。它们骑单车、翻筋斗、跳恰恰,模样憨态可掬。每次完成一项表演,它们都会卯足劲地奔走到驯兽师面前索要食物,吃完继续尽其所能。那些食物会激发一股强盛的欲望,为此,它们险些都要开口讲人话了。
七八只小猴登场时,场面凌乱而热闹。它们表演走钢丝,双手举着花束、头顶小球,也顶碗,动作伶俐。一只小猴在走钢丝途中拒绝走完最后一程,就翻身下去了。管理人员用力一拉,套牢在它颈上的绳子,小猴被迫滚到了他面前,他发怒朝小猴的腹部猛踢一脚。小猴双手抱头护着,我心就痛了。那刻,我站起来了,后来又坐下了。我无力为小猴做点什么。管理人员接着又一拉套牢在小猴颈上的绳子,小猴便顺从地爬上钢丝继续表演,极其认真。表演完毕,其它小猴都站立钢丝上将手中的花束和小球巧妙抛向管理人员手中。而那只被踢的小猴却伸长了手臂,亲自把花束和球递到管理人员手中。它还幼小,却要学会忍耐和讨巧。小猴的经历触到了我的记忆。原来,我是个胸襟不宽的女子。
主持人报节目,猛兽表演。在另外一个通道口,一群老虎和两头狮子带着自身的英武和威猛傲然上场。它们登梯,瞬间越过时空一样的距离,越过驯兽师设置在高空中的一道独木桥及桥上紧密的梅花桩。我心随它们穿行,它们偶然会张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面朝观众,完成一次意味深长的喘息。它们已被驯服,与所有登场的动物一样。我想,那驯服的过程不是靠近它们说些感心动耳的话,也不是用手抚摸它们的毛皮,一定不是。
一曲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一头庞然大物就登场了。主持人说,它是来自缅甸的大象姑娘。因为怀念家乡,只要听到葫芦丝的乐曲,它就会翩翩起舞。果真,大象随曲子登上一张方凳上,一起一落,体态笨拙而富有节奏地为大家展示舞蹈。背井离乡,这个词汇用在此处,如此相投,也如此心酸。表演结束,主持人说,有爱心的观众可买下管理人员手中的苹果亲自喂食大象。我与雍贝买了好几袋子以犒赏大象姑娘,大象见到苹果就把长长的鼻子温柔地伸向我们,展开杯盏大小的鼻翼,吸住苹果后放进嘴巴,接着又伸来索要。
表演是在几声零落的掌声中结束的,雨还在落。
这一路到头,我行走,沉思,自省,仿佛自己就是一只与山林失散许久的禽兽那样无措。登上山顶就是出口了,漫天瞬间飞舞轻清雪花,回望眼下青山,一派缥缈迷茫。时光静止,你有在听吗?
舞台恐惧症
文/左宇轩
元旦我们班要开新年联欢会,每个人都要表演节目,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心里发虚,特没底气”,我表演什么节目呢?
要知道好多人都兴高采烈地报了名,有魔术表演、独唱、诗朗诵,还有武术表演、轮滑表演、小号、长号、小提琴独奏……呵,班里的同学还真多才多艺呢。我报什么好呢?算了,干脆就报口琴独奏,因为我曾经表演过一次口琴独奏。但那次表演不太成功,报幕时曲目是《苏珊娜》,而我一时紧张居然吹成了《多年以前》,吹奏过程中,台下就有人说吹错啦,吹错啦!从那以后我就对吹口琴有了抵触心理。我们班其他报名乐器表演的同学不但都参加了校乐队,而且他们都考过级。而我根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假如我吹得不好,同学们会怎样笑话我呢?我以后在同学面前还怎么抬得起头来?妈妈听到我的想法后,鼓励我说:“与其这样患得患失,不如放下包袱,潇潇洒洒拼一下。” 终于,我去报名了,还是班里最后一个报名的。
联欢会开始了,看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表演,我的手掌都拍红了,差点忘了自己也要表演节目。这时候,只听主持人说到:“下一个节目,口琴独奏,表演者左宇轩”。我刚才兴奋的看客心情全没了,站在台上,紧张的我一时脑中一片空白,有些手足无措。我紧握了一下拳头,心想,豁出去了,谁怕谁呢!当《苏珊娜》的曲调从我嘴唇中吹奏而出的时候, 我突然放松了,脑中跳跃出的是那一个个灵动的音符,是那无比欢快的节奏,猛然间我发现,自己居然忘记了恐惧和紧张。一曲吹罢,迎接我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难忘元宵节
文/张丙银
我的家乡坐落于鄂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记忆里正月十五的这一天是非常热闹的,从早上到晚上,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我们充满期待的心跳声中姗姗来迟。一大早,换上崭新的衣服,一家老小就往县城赶去。而等我们赶到市区的时候,江堤上、街道两旁早已站满了人,这儿一群,那儿一伙,有说有笑的。不一会,空间就显得局促起来,人群队伍也变得更加拥挤了,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的情形。上午9点钟左右,游街表演节目便开始了,喧闹而嘈杂的人群也次第安静下来,渐渐将视线转移到了表演队伍上。
只见宽阔而空旷的水泥街道中间,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表演队伍一个个轮番上场:有着“咚咚”作响、边打边舞、声势浩大的击太平鼓;有着腾挪跳跃、形态逼真、活灵活现的狮子舞;有着形式多变、亲切自然、丰富多彩的扭秧歌;有着惊险刺激、花样繁多、家喻户晓的踩高跷;有着花棍旋转、上下盘旋、神采飞扬的舞龙……五颜六色的衣服,悠扬动听的乐声,把围观的人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表演一直持续到下午两三点左右,直到所有的表演队伍离去,人群才慢慢地四散开来。逛街的逛街、做买卖的做买卖,大街小巷的各种生意也开始正式张罗起来,车铃声、吆喝声、叫喊声、欢笑声,在此时也汇成南来北往最动听的交响乐。
晚上的烟花和街灯也是元宵节里必不可少的节目。等我们吃完几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摸摸撑得圆鼓鼓的肚子,嘴里回味着糯米的香甜味道时,燃放烟花也正式上演了。一阵阵短暂而急促的呼啸声后,一道道烟花迅速升上夜空,将元宵节的夜空彻底点亮。红的像火,白的如雪,黄的似金,绿的如茵,在清朗的天幕上留下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既像天女散花,又像柳絮飘舞;既似百花齐放,又似孔雀开屏。
在观赏烟花之余,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都悬挂着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栩栩如生的画图,既有耳熟能详的人物图,也有风光无限的山水画,当然最为精彩的要属那一年十二生肖的“头灯”——造型优美、内部不停变幻图案巨型的彩灯。我想此时引用前人的诗句“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最恰当不过了。但这热闹而喜庆的元宵节终是在灿烂的灯火中落下了华丽的帷幕。
在如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元宵佳节渐渐地淡化成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简单符号,更值得在我们记忆的宝箱里好好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