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文章(精选21篇)

书房在心身自轻 文/唐海林爱的宣言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心里有喜欢的句子,往往是出自不知名的书上。 喜欢户外星星点点的花,潺潺流淌的清泉、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小草,这符合我内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我灵魂深处对宇宙万物审美情趣的一种客观遵循。...

书籍的文章(精选21篇)

书房在心身自轻

文/唐海林爱的宣言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心里有喜欢的句子,往往是出自不知名的书上。

喜欢户外星星点点的花,潺潺流淌的清泉、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小草,这符合我内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我灵魂深处对宇宙万物审美情趣的一种客观遵循。在我看来,书是有灵性的,不愿意把书中规中矩摆放在书斋,而是随手置在桌边、案上。对自己喜欢的书,爱上了又恨,恨上了又爱;想撕又不敢撕,想扔又不敢扔的那种感觉,弥漫我身那种书卷味,便觉只能在内心和这些个书同居。

少年时,物质匮乏的年代,买不起书也没有条件置办书房,模仿孔乙己和小伙伴以及学校的图书馆做过几回“拿书不算盗”的游戏;渐渐地,住进粮站狭窄的单元套间,好不容易在屋子角落偏安一偶、挤出一处地儿叫“书房”,早年喜欢的书籍一一列表摆在那儿,却总是提不起神来常回家看看。

这世上,唯有时间不会撒谎。

摆在书橱中的书籍,就像牛羊圈在那儿,失去在草原追逐打猎的乐趣。相比较浩瀚书的王国,我更喜欢在文字的山河中徜徉,让阅读花儿一样盛开和怒放。作家余华说过“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感谢上苍让我有能力携一支笔去流浪,让我有机会时常与钟情的书籍和文字为伍,愉快地浏览人生一段段大好时光,至今我的思想和精神还没有变得秃废,反而越挫越勇、“老”而弥坚!

坐卧沙发、或躺在床上,捧读一本书,在清晨或傍晚:骑着白马、拿着剑的追风少年,雨巷里丁香一般的姑娘,与琼瑶情节中,汪国真、普希金诗句里,还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钱钟书《围城》……这些伴我走过青葱岁月的神,温暖我陪着我一起慢慢抵近中年。再回首《西游记》、《水浒》等那些个经典名著,让小小的我,从金色少年、再由青春走到暮春,不知不觉欠内心那间小小的书房一声“谢谢”。

我的庞大来自内心,而内心的丰盈往往来源于阅读和生活。

只要能容得下自己喜欢的书籍,这个书房可以不必太大;只要能找得到文字的居所,把书中最精彩的章节全部流放在心里,就算没有书房,也未尝不可?

感谢生命,感谢自己,因为阅读——让我的文字逐渐生动佻达,写作日趋坚韧和博大。幻化于心的书房,他们给了我薪火相传的精神;以及,可以执笔颠覆一切争议的资本……

我读书的故事

文/燕地秋夕

幼时我在无尽的幻想与传奇的故事里产生了对读书的渴望,在亲人的美好希冀与言传身教之下坚持读书,也在孤独中得到了书籍最好的陪伴。

在还不识字的年纪里常和几个玩伴围着邻居家的老人听他们讲故事,炎热的夏夜里,偶有流萤飞过,借着皎洁的月光,老人们坐在家门口乘凉,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讲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聊斋志异的狐妖鬼怪,和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和其他的传奇故事。我们一群小孩都听得入神,安静的夏夜里最后只剩下聒噪的蝉鸣声。每次我们都深深地被这些传奇精彩的情节所吸引,深陷其中。我对描写这些传奇故事的书籍都充满了无尽的感动与好奇,大概就是在这时我对读书开始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

提到读书,不得不提到我的大姨和外公。大姨是经历过中国最困难时期的一代人,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让大姨没有什么受教育的机会,大姨的青春大概就是在生产队的艰苦劳作中度过的。没有什么文化的大姨却很看重读书这件事,文革结束后当她想再好好读书的时候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丈夫的早逝让她的生活异常艰辛,读书更成了一种奢求。但在大姨心中读书依然是高尚美好的,她读书的愿望便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

还是几岁的时候,大姨便帮我买来了全部的小学的语文课本。虽然还看不懂,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有关文学的书。在识字之后,这些课本被我翻阅了无数遍,这些书中蕴含了亲人的美好希冀与阅读的那份纯粹的愉悦。也在这些经典的美文里,我开始与艾青,冰心等作家结缘,在他们那温暖明媚,清新流丽的文字中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身心愉悦,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从这时便开始了。大姨常常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多读书。年幼无知的我还不太懂其中的意味,长大之后才明白有读书的机会是多么难能可贵,好好地读书,好好地领悟书中的道理,真正地读好书这是一辈子的事,又岂是新鲜些时日的所干的事呢。大姨的叮嘱我一直都牢记在心,不断鞭策自己读书。

我的外公是一个乡村的语文教师,家境贫寒,我的外婆是城里的富家姑娘。太奶奶只有外婆一个女儿,正是看重了外公的朴实内敛,爱读书,招他入赘进门,成就了一段姻缘佳话。在我有意识以来,直率的外婆每次想要和外公争吵,外公都是随手捧起一本书,坐在藤椅上,慢慢地阅读。外婆的责备与谩骂似乎也如微风般,一吹而过。我想读书这是二人能相伴数十载的调和剂吧。外公不善言谈,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与书相伴。

在外婆逝世后的那几年,他病魔缠身,痛苦不堪,每走到他的床前,总能闻到浓浓的药味儿和他痛苦的呻吟,我很想为他分担一些,但看到外公床头仍然摆放着厚厚的书籍,我便欣然了。在这么痛苦的日子里,也许我们无法为他分担苦难,但陪伴他一生的书籍却能给予他最温暖的慰藉,陪伴他走过最后的日子。外公很少和我说话,但他对读书的这种热爱却让我为之惊叹与敬佩,也在潜移默化中教育着我。他读书的精神在我的童年里有着很深的影响,以至于在后来读书的道路上异于常人的付出。

再到后来,我搬去与母亲生活。母亲工作很忙 ,晚上我时常一个人在家,漫长的黑夜,孤独的孩童只有那些温暖书籍的陪伴,拧开床头的青灯,那些亲切的文字为我编织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因为这些书籍让我不再那么无助和孤独。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并不算是很聪颖睿智的人,但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那些名家的散文随笔,蜚声中外的名着,流传千古的史书中我能领悟到作者的豁达开朗,无所畏惧的精神 ,在唐诗宋词中我更能体会到诗人的那种激昂向上抑或淡泊安然的人生智慧,和中国古典文化所散发的那种独有的韵味与魅力。在阅读了这么多的书籍的同时,我也在无形中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心境也逐渐变得豁达开朗起来,思想视野也开阔了很多。我仍然记得少年时代焚膏继晷的苦读经历,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每天都从缝里挤出时间来阅读文学的书籍,接着电筒的微光阅读到深夜,清晨挂着月亮的时候便化作一叶扁舟在书海中游荡。那段时光刻骨铭心,难忘而美好,无论何时回忆起,我都会心一笑。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每天忙于工作奔波,城市灯红酒绿,喧嚣浮躁,每天静心读书并不容易。看到这读书的征文,我不禁想起了多年前自己读书的故事和影响着我的亲人,我也愿现在的自己能守住内心的宁静,安然读书。

书香满庭

文/新雨

我很小就喜欢上了读书,我喜欢那种在书海中常畅游的感觉,喜欢嗅到书页间淡淡的文学气息,更喜欢用心去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我读过最长的一篇长篇小说的名字是《飘》。《飘》的原著很长。当我读过它的第一章故事时,就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好像自己已经变成了那个桀骜不驯的郝思嘉,进入了那个时代,进入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读书时,我总喜欢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某一个人物,这样能够更好的进入情节,了解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性格,与作者进行对话。读书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能让人增长见识,所以人们才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记得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文革时期,许多有益的书都被烧毁了,而作者却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青年。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 ,除了每天打发时间,还能做些什么呢?然而有一天,作者惊喜的发现自己朋友的祖父竟然保存了一本完整的《古文观止》,于是作者就赶忙借来。为了延长阅读时间,作者就用一个厚厚的本子,把大部分《古文观止》抄录下来。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深思:书籍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文化的流传,是许多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向我们传递了知识,传递了精神,传递了梦想。

如果有一天,书籍从世界上消失,那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只能重新陷入混沌的精神黑暗之中。所以,我们要用心去读书,用心珍惜书籍,因为智慧是可以换到金钱的,而金钱却换不了智慧。

书虫的嬗变

文/蒋新

书虫是我,娘给起的绰号。

少时书籍寥寥,且又碰上了不读书的年代,找书啃的难度不亚于得个香喷喷窝头吃的难度。奇怪的是,想看书的愿望竟莫名其妙的强烈,虽然那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刺激我想方设法找书看,大概有两个朦朦胧胧的因子在发生着作用:小学毕业时,班主任曾经送我一本《高玉宝》。告诫说,将来甭管做啥,别忘了读书。这话如风,一直在耳边鼓荡,至今不敢忘却老师的这一教诲。第二个大概缘于父亲的影响。他非常喜欢书,年轻的时候,看到心仪的书,宁愿饿肚子,也把用来吃饭的钱买书来读。他用饭钱买来的那些书,最后又不得不让母亲摊了煎饼。书少了,家里用来搁书的吊板和两个装书的简陋木箱,便被其他杂物挤占。仅有的《阿Q正传》,还有瞿秋白编的《鲁迅杂感集》等四五本书寥落地留在搁板上。晚上睡觉,只要眼睛与木板相碰,总感觉搁板上的书在默默无言地指点讥笑我——八点半就躺进被窝里,真是个小懒虫。

找书读,成了儿时捡煤渣、砸石子后的第一个自由选项。

借书不容易,看书也不容易。听说谁有什么书,立马去找人家借,笑嘻嘻地借,或者拿书与人家交换看。借来的书须立即读,因为人家只给你一晚上、或者两晚上的时间。得到书,便开始进行阅读急行军。当然有读不完的遗憾。读不完,也必须按约定的时间将书还给人家,不能因没有读完而耍赖。少时不知道什么叫“一诺千金”,但知道,如果拖延了还书时间,就把借书的渠道堵死了。

也许因为这,尊重自己说过的话,践行应允的事情,成为无法改变的生活习惯。

看书是很有味道的。为了省电,为了不影响父母兄弟睡觉,常常打着手电筒藏在被窝里看。这种读书人早已不用的稀罕方式,陪我度过了萌动与饥饿的青春时代。用已经失传的被窝阅读,囫囵吞枣般地读了《艳阳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三家巷》《铁道游击队》《欧阳海之歌》《苦菜花》《迎春花》《卓雅和舒拉的故事》《把一切献给党》《野火春风斗古城》《李有才板话》等等。

偷偷摸摸地看,常常被发现被制止。于是,母亲将“书虫”的绰号送给了我。

我乐此不疲。

时光进入2015年6月。我到英国的第三天,便急匆匆去了牛津大学。除了看城堡,看街景,看教堂,更去看牛津大学的图书馆。

牛津大学图书馆世界有名,而且对外开放。给我讲解的是位女性,那模样、气质、体型、发型及其头发的颜色,都极像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我猜她很可能是位退休的教授。唯一不同的是,这位举止得体的解说者,脸上更充满活跃的表情。面对一排排数十米高的藏书架,还有架子上那些泛黄的书,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曾在十多年前去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过资料,可惜没有进库房,不能领略藏书的模样和气派。我在这里感觉到了书自身的高大与价值,也感觉到了为什么古人会留下“学海”和“书山”的感悟文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置身于书海的时候,方知道自己的渺小,也知道自己该怎样去与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大师交流。

那位睿智的解说者大概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更用窃窃私语的抑扬顿挫,引我在书海隧道里忘我穿梭。

她终于同意了我的请求,让我的手与那些书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当我小心翼翼地抚摸那些很长、很宽又很厚的书籍时,手上顿时有了别样的感觉。书籍无言,但充满温度。经介绍,方知眼前的这些书,是英国古老法典的集成地。英国今天的法律,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我想,应该与这些几百年的法典滋润和浸漫有关系。

我虽然没有找到渴望的狄更斯、奥斯丁、萧伯纳的著作,也没有看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李尔王》《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但我在这些法典书籍里漫步,让眼睛去涉猎,又似乎得到了一壶陈年老酒,让辛苦的眼睛醉了一回。

我不知道书里的具体内容,但我知道,这些布满历史岁月的书们,把遥远的过去幻化为可视的文字,无论神学、科学;正确、谬误;对错、强弱;屈辱、呐喊,都无一例外地在这里汇集,汇集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图书馆,过去的藏书楼或者藏书阁。

图书馆与藏书楼阁,成为一个地方的精神绿洲,一座城市的文明符号,一个时代的文明标志。

蔚为壮观的古今中外书籍大团队,在图书馆里吹响无声的集结号,以各自的风采打造人类前行与进步的阶梯。

从“被窝阅读”的书虫,到“浩瀚琳琅满目”的旅行泡书者,阅读的嬗变和嬗变的阅读,期间的媒介都是为了一本书。

我依旧乐此不疲。

“阅读是享受的”,我赞同毛姆的这种体味和感知,因为我曾陪书里那些人啜泣过,也与书里那些人一同畅怀大笑过,无论哪种情感宣泄,无不是畅快淋漓的阅读大享受。

书籍作为人类最壮观的发明,其价值为赫尔岑说得明明白白,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后,但书却会留存下去。

留存下来的书籍,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生命发现与“蓦然回首”的经验悄悄地藏在了书里。

任何一本经过大浪淘沙后的书籍,无不带着自己的平平仄仄,用独居的诗经长调,还有大江东去的离骚音符、汉唐高歌,与阅读者一同去追求和践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

童心所属

文/贾轶迪

“东方铃蟾!”随着我的一声惊叫,衡水湖畔,北京观鸟协会的叔叔阿姨们扛着“长枪短炮”闻声赶来,对着我和这只蟾蜍噼里啪啦一阵“狂轰滥炸”。但是让他们惊讶的并不是这只难得一见的蟾蜍,而是站在他们面前年仅十二岁的我竟能准确地说出这只蟾蜍的学名。

我从小热爱大自然,酷爱小动物,更喜欢读关于动物的书籍。从《古生物大全》、《海洋生物解析》到《昆虫记》、《两栖与爬行动物图鉴》等等,我总是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细细品味,其中《两栖与爬行动物图鉴》最令我着迷。马达加斯加叶尾壁虎、红螈、箭毒蛙它们身上的鳞片漂亮到无与伦比,它们的习性和特点烂熟我胸。为了求证书上说的是不是完全正确,我养过火腹蝾螈、豹斑变色龙、火玫瑰蜘蛛、绿雨滨蛙、丽纹攀蜥等等,每天照顾它们的衣食起居,为它们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付出就有收获。不谦虚地说,在生物方面,我是比同龄人懂得多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学校生物小组招兵买马之际,我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捧,大家一致推荐我担当“男一号”。压力好大呀!我必须在课下做足功课。两周的时间,我翻阅了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类的书籍,妈妈还为我配备了生物实验箱。通过读书与实践的结合,在我和我的团队代表学校接受上级验收的实验活动中,我已是胸有成竹、信心满满。最终,自然是不负众望顺利通过了验收,并为母校赢得了一笔可观的实验经费,而我也一下子成了“校园名人”。

如果你认为我只专注于生物类书籍,涉猎面极窄,那就错了。中国的四大名着我读了不止一遍。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受益匪浅,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让我感动并佩服到五体投地;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带我领略了人间沧桑和生命的真谛;《爱的教育》富有哲理,教我做人……

书籍,正伴着我走过童年;书籍,是我的心之所属,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书香弥漫的生活

文/刘建

吃过晚饭,盥洗毕,像往常一样,我又开始阅读我最新网购的一本书———一位诗人的散文作品集。

作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其诗其文,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我皆爱读。记得几年前在江苏无锡市打工时,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当地报纸副刊上发表的散文作品。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剪贴收集起来,以便在工余空闲时阅读学习。

买书读书写作,是我的一个最大的爱好。还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因为镇上没有书店,县城的书店离家太远,且鲜有我喜欢的诗歌、散文方面的书籍,于是,我就把父母给的零用钱节省积攒下来,邮购一些诗集、散文集和文学期刊,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尝试写作投稿,也被市报副刊发表了一些,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自信和自豪之感顿生。

高中毕业以后,由于文字上的特长,我被镇政府聘为专职新闻报道员,从此开始了专职写作生涯。读书更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每次到县里或市里参加活动,我总会刻意抽出时间去书店看看,买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刊,当然文学书籍自不必说。阅读不倦,书海弄潮;笔耕不辍,文苑花开。书籍的滋养、自身的努力,在镇里工作十年间,每年都在各级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百篇,连续八年被市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后来为了生计,辗转于上海、无锡、苏州、南京等地打工。每到一个地方,最向往最喜欢的去处无疑还是书店———书店里灯光明亮,彻照我心;书香氤氲,沁我肺腑,让我忘却了生活的艰辛、劳作的疲惫。

此时此刻,我所租住的居所外,小雨霏霏,室内灯光柔柔。浸淫在诗人用文字所构建的艺术氛围中,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无可名状,让我沉醉。我一直认为食可果腹,书可怡神。如果说年轻时候的阅读还带有一些强烈的功利色彩,现已人至中年,阅读对我而言,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种类似于本能的生理需求:不可一日无饭,亦不可一日无书。阅读,让我蜗居斗室,而神游千里;置身俗世,而不染纤尘;于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之中,守住内心的一份安然和恬淡。所以,我经常会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些钱购买喜欢的书籍,让我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从来不乏书香弥漫。

———无关梦想,有益心灵。我爱书籍,我爱阅读。

谢谢您,老师!

文/萧倩

惊闻翁老师逝世,尽管不算突然,因之前同学发来老师状态不是很好的微信;加之老师已属高龄,如果按照潮州虚岁算,就91岁了。当确知这个消息,心里很过意不去。在老师最后的日子里,一直只忙着出游的事情,没有前往看望。那时,心里暗想,等回来再去,还来得及。

然而,世事难料,当我空暇的时候,却得知老师走了。值得安慰的是,老师走之前没有病痛,走得安详。这也许上天给予老师的弥补吧!他生前就嘱咐家人,到时不要发讣告,从简办后事,老师一生总是不要给人添麻烦。

就这样,老师悄悄地走了。

翁老师出生在上海,大学就读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工作也在上海。他青年时代命运多舛。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却被划分右派,并发配到遥远的青海。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才得以平反,送回他父亲的家乡潮州。怀才的他,竟被分配到潮州鼓厂,学非所用,才能一直得不到施展。后来,他才到职工学校任教。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有幸认识翁老师,他成为我的哲学老师。

让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老师,竟然能将枯燥的哲学,讲得灵动而有趣。他对哲学研究得相当透彻。也许他的经历,他对世间诸事洞察分明,将自己人生的体悟融会到教学上来。年轻的我们,对一些事物还不大明白,如今回想起来,老师那时已经大彻大悟。

也正是那个时候,对哲学几乎空白的我,开始喜欢哲学,觉得哲学太有用了。慢慢地,知道“黑格尔”,知道“厚黑学”。原来,懂哲学竟可以自圆其说,可以从明白到糊涂,从糊涂到明白。更可以与心灵对话,使“心无挂碍”。

那时,我就惊讶老师的博学多才。当我第一次登门拜访老师的时候。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让我明白,博览群书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那天,忘记什么事我前往老师家里。老师当时住在市总工会的宿舍,就在一楼,很好走。一踏进老师家,老师不大的客厅,墙上几乎被各类书籍占据,书籍之多令人咋舌。客厅并排安置着二张写字桌,案头各有一盏台灯。一楼光线有点暗,翁老师和他古稀之年的母亲各自在灯光下看书……

这一幕至今难忘。那瞬间,我被深深地感动着。老师年迈的母亲,还在灯下阅读着。以后每次去老师家,依然看到这样的情景。如今我喜欢阅读,难道不正是受到老师影响吗?

在以后跟老师的接触中,都与书有关。在八十年代中期,我们这些成长在特殊年代的人,最缺少的就是知识。最读无书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因此,那时的成人教育风靡一时。我们才有边工作边接受业余教育的机会。刚参加工作不久,我们的工资不高,没有那么多零花钱用来买书。而老师的家,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几乎你想看什么书都能从老师家里看到。记得刚开始跟老师借书,还有点忐忑不安。老师说,买书就是用来读的,他愿意将书借给爱书的人。但每次将书带回家,都小心翼翼。因为老师很爱书,他的书不随便借出的。每次借出的书,老师都会用小本子登记着。而我一般对借来的书,都会最快看完。

偶尔,我也会去书店买书。但总会遇见老师。老师就会告诉我,最近书店又来了什么好书。当知道老师买了什么,就知道这本书我不用买了。当然,一些喜欢的书,我还是会买下,留着慢慢看。在我印象中,看书,买书,是老师最大的嗜好。尽管后来老师搬了新家,书籍依然占据他所有的空间。

可以说,老师爱书如命。但那一次,老师无私地待我,让我一直记得。那时候,报社刚成立,我从工厂改行到新闻单位当记者。还来不及告诉老师,老师不知道从哪获知了消息,当即打电话向我祝贺,并说他准备几本书送我。当我到老师家,老师已经将他珍藏的有关如何当一名新闻记者,记者的写作技巧等书籍送我。我顿时愣住了,老师说,你是“半路出家”,这些对你也许有用,都拿去吧!

手捧老师的书,我掂出了重量,那是老师对我殷切的期望。

如今,老师永远地走了,但老师的教诲却让我得益一生。在这里,我要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

同学告诉我,那天送别翁克庚老师,同学们为老师送上了挽联:

一生献忠贞南山松柏长青翠

九天含笑意故园桃李又春风

外公的书房

文/月山

外公的家在小阿比,这是南涧无量山中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村里居住的大多为陈姓人家。这里曾经沿袭着耕读传家的古老习俗,村后的“文昌宫”,是文墨之人汇聚的地方。外公家的堂门上悬挂着一块“贞扬彤管”的牌匾,那是当年的政府给予这个家庭的褒奖,表彰的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外公母亲的事迹,说的是女主人相夫教子美德,已经用红色笔杆的毛笔写入了史册,她贤淑善良将被世代传扬,外公家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

我没有见过外公,但外公的书房,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据母亲说,外公非常喜欢看书、藏书,他通晓乡规民俗,喜欢探究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还对中医有非常深的研究,是附近乡村都有名望的文化人。

外公的书房,在主房的楼上。书房不同于一般人家从二楼房间上楼,而是从屋左边的菜园兼花园上楼,就是从屋山墙上开出一道小门进入二楼的书房。这种别出心裁的上楼方式与书房设置,使书房与家人的生产生活空间分离,便于安静地看书学习。

只因外公的离世,书房少了的主人的打理,里面的书已经有些凌乱。书房里,满屋都是书籍和字画,靠北和靠西的墙,被几个大书架占满,书架上,一摞摞线装书,被整齐地放着,书上用纸条标着《三国演义》《水浒传》《孟姜女》等。南面是几个柜子,大约也是放了与书籍文具有关的东西,柜子旁的楼板上是东一堆西一堆的书籍。

刚上小学的我,还拿不到高处书架上的书,只在楼板的书堆里翻着。书籍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显示着精细的手工制作,多为白绵纸印制,竖排版,书中的文字没有空行,没有标点,每两页之间,总有一列汉字被一分为二,像是镌刻,又像是手工书写。书中的字字句句,合辙押韵,自然而顺畅,无论怎么看,都显得古韵悠悠,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乡村,有如此丰富、厚重、典雅藏书的书房,在我以后数十年走南闯北中也很少见到过。

当看到一本有图案的书时,我便拿在手里翻了起来。那上面的红色图案,绘的是十殿阎王、牛头、马面等,讲的是做了坏事的人,死后会下到十八层地狱,下地狱后,要根据罪行的轻重,被下油锅,被锯成两半,被驱赶着上刀山下火海等等。这是一本劝人行善的书,但看了有点害怕,我便随手将它放回原处。

记得当时对一本叫做《创世纪》的书很感兴趣,便将它带出书房,在花园里细细地翻阅。那是本薄薄的书,虽是繁体字,却更接近于现代印刷装帧,这大约是吸引我的原因。书中讲的是“神”,是一个叫做耶稣的“神”,神字的后面,都会有一个空格,称基督的“他”字被印刷成了“祂”,这大约是对耶稣这位“神”的尊敬。因识字不多,也读不懂书中的语句,我便将兴趣转到了看园中高高低低的花草,看飞来飞去的蝴蝶,还用了好长时间,观察蜂桶外的蜜蜂起飞、降落、漫步、跳舞。

二舅见我喜欢看书,便给我讲解书房中字画的意思和相关的故事,我听着似懂非懂,没太多印象。到了夜晚,二舅从外公的书房里拿来了《水浒传》,就着点燃的松明火光,边读边给我讲解,我还真听出了那么点味道。

几年后,当我再次到了外公的书房,那些书籍和字画已经不见了踪影。我百无聊赖,只能在外公家的堂屋里,看着来前来闲逛的村民们喝茶、抽烟和聊天。突然,我眼前一亮,看到墙角放着一本书,便急忙过去拾起来翻看。那是一本用白绵纸装订的书,前后都已经缺了页,当我正准备认真翻看的时候,其中一位正在吸烟筒的村民,从我手里要过书,扯下一页,卷成“纸明筒”,用来点燃正在吸食的水烟。我无趣地退出外公家的堂屋,抬头看堂屋门上悬着的牌匾已经不知去向。后来才听说,牌匾已经被表弟以几十元的价格卖给了文物收购商。

外公的书房里,那本最后的书籍,已成缕缕青烟,连同外公的书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着书香门第赞誉的外公的家族,也随着牌匾的消失,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中!

如果没有书籍,我将会是怎样?

文/王小微

不知道什么时候,

我已经离不开书籍了。

最长的距离为两个星期,

感觉那变是我最痛苦的时候,

灵魂的空洞,

心灵的空虚,

没有思想,就像一个生活的木偶,

无法忍受没有思想的日子,

所以我会痛苦。

只有书籍,

填补了我的心灵,

我喜欢这种感觉,

一本书,一杯茶,

一张椅子,一片阳光。

书虫三乐

文/王必旭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书既是生活的必需,又是精神的美味佳肴,使人内心世界无比充实丰富。很多人热衷读书,把书籍作为心灵的知己,这些忘我的书虫们,沉浸在白纸黑字之中,快乐舒畅。对于书虫来说,自有三乐。

一乐为买书。买书是一个令人享受的过程,书虫逛书店就如女人逛街一样,只在乎过程。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就有个旧书摊,一有空闲时间,就蹲在书摊前随便翻阅,先睹为快,有时看得痴迷投入,都忘了上课时间,尽管有时只看不买,但书摊老板比较善解人意,从不下逐客令。到了双休日,就和文朋书友到市里各大书店闲逛,看到一架架琳琅满目的书籍,就如鱼儿游入了大海。因收经济条件限制,只能从伙食费中省出钱来,从书海中挑选出自己最喜爱的那本。后来上班后,每次出差在外,有了空闲时间就去书店转一转,每次都有意外惊喜,把买来的书放在床头,慢慢地阅读品味。

二乐为借书。古语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对于书虫来说,是扩充书籍来源的重要渠道。即使是毕业后,我也经常到老师家做客,看望老师是一方面,最主要是奔着老师家书房,上千本藏书让我垂涎不已。看完一本还一本,然后再借一本,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不能说借书当中没有私心,而是大家都是爱书之人,不忍心夺人所爱。我一个同学,父亲是一个生意人,家境殷实,家里买了大量书籍,很多书籍摆在书架里,连封面薄膜都没有撕开,就是为了装点门面。我向同学借书,他倒是爽快,相中哪本拿哪本,看完后还书,同学随手就仍到宿舍抽屉里,后来当作废纸卖掉了,把我心疼的啊。后来手头的两本书,犹豫再三,还是自私地谋为己有,反正同学也没问,尽管有些内疚,但看着爱书静静地躺在枕边,心里也是窃喜不断。

三乐为读书。读书就如把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可以在寂静的夜里,在橘黄的台灯下手展香卷;也可以在嘈杂的车厢里,徜徉于字里行间。慢慢回味,韵味无穷,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一阵清风拂来,缕缕馨香沁入心田,还有什么比读书还让人心静如水、惬意舒畅呢?

书虫三乐,其乐无穷。

感恩书籍

文/雨兰

人生识字读书始。

说起书,我的心中总涌动着一种感恩之情。

关于书,日本作家鹤见佑辅说得恳切,也道出了爱书人对于书籍的感恩之心:“寂寞的深夜,干游子之血泪;凄清的早晨,温老人的胸怀。日暮穷途之日,给予生机;心灰意冷之际,鼓舞以勇气。于傲慢的情感中,唤起谦虚的冲怀;于彷徨歧路之时,使归返于康庄。这些都是读书的恩惠。花晨月夕,旭日皓皓之朝,飞雪霏霏之夕,无论怎么的时候,没有不适宜浏览卷籍的。书本诚然是人类的最大恩人。”

鹤见佑辅所说的字字句句,我想,也是许多读书人的肺腑之言。

几十年来,与书相守相伴,我活得丰富也自足,充实也安心。是的,丰富也自足,充实也安心。

感恩书籍。感谢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美妙的世界。阅读,丰富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日渐丰盈和澄澈。因为对写作的热爱与痴迷,书籍,又让我拓开了另一种美好的天地,让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踏实坚定,渐行渐远,也渐入佳境。

说到诗歌写作,我不能不提到《昆虫记》的阅读。我不能不感恩法布尔。不仅给了心灵与精神的愉悦,对我的诗歌写作而言,《昆虫记》实在是一个里程碑。一个重要的标识。《昆虫记》,这套十卷本计200 万字的美书,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慢慢地、欣悦地读完。整个阅读过程,我是在愉悦的享受中进行的,而且,我还为我的享受设置了限度,每天看那么几十页。每天,我心情美好地阅读着,偶尔,闭上眼睛,想象,品味,感受……是的,我得感谢《昆虫记》,感谢法布尔,他给了我另一种视角,其实他也是给了我另一种立场,另一种观照。我感觉,它推开了我生命中的另一扇门,一扇隐秘的门,一扇可爱的门。它开启了我以后诗歌写作的生命烛照之门。

一本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历史学家钱穆说过,书的背后必该有人,读其书不问其书作者之为人,决非善读书者。一本伟大的着作里,总会站着一个伟大的灵魂。读到一本好书,你可能就此结识了一位诗人或者文学家、哲人、圣人。像我们读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纪伯伦的《先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等等。美术史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范景中曾如是说:“读完陈寅恪之后,我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与其写书,不如译书,读者可能更受益。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太残缺不全,最好的读书年华都被历史风尘淹没。也因此,我对书籍一直抱着感恩的态度。”这是读书人对书籍的感恩,也是一本书对于一颗心的觉悟与警醒。

感恩书籍,感恩童年时的阅读,那是一生的岁月里珍贵的井,清澈的涌泉。“一种令人反复回味的甜蜜。这种情绪几乎是秘密展开着的,属于一个人的回忆。我知道,除了上帝,这样的回忆已经无人与我共享。”和作家蓬桦说到童年时的阅读,他对书籍也是充满感恩之情。但童年时读过的那些给他的生命带来重大影响的书籍,因种种原因难得保存下来,所幸,有一些爱书人开的旧书网,得以让许多对童年时的爱书“旧情难忘”的人,能够“重返旧时光”。“在旧书网上看到童年时读过的心爱书籍,我总是毫不犹豫地买回来。”作家蓬桦是这样,许多爱书的朋友也有此好吧。

为糊自己的口,为糊家人的口,这几十年奔来波去的,其中的幸福与辛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甘苦自知。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于我来说,这些年来所处的境遇,实在不算是顺境,但因为有书籍相伴,加上我性格里的隐忍与倔强,也总算是处逆若顺;因为有文字可以安放灵魂,苦境也就当成了乐境。感恩书籍,尽可以让我躲进书本成一统,与书中伟大的心灵交谈,从书中汲取温暖与力量。像《坛经》、《四十二章经》、《金刚经》、《心经》等一些佛学典籍的阅读,给了我很大的教益,佛经里那智慧的光芒照耀着也惠泽着我的身心,让我学着放下,让我惜缘,让我慈悲。虽然,我并不是虔敬的佛教徒,佛教书籍也不是避世的港湾,但于我,这些美好的书籍,是沉浸与洗涤,是充实与慰安,是寂静与欢喜,是大智慧的醍醐灌顶。

生活里的苦难与磨折,可以让一个人沉沦,也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自认为,自己的内心能够变得强大,正是受惠于大量而系统的阅读。书籍,他们给了我双倍的酬报,既是愉悦的精神漫游,又是丰美的心灵盛宴;既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又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因为书,我也交结了许多爱书、藏书、写书、编书的朋友:王稼句、赵德发、伍立杨、郁葱、止庵、逄金一、陈忠、刘玉栋、张丽军……这也将是一个无限绵长的名单,无论是在书里还是在书外,他们都给了我深厚的教益。我深深记得,诗人郁葱先生曾经说过,放大自己内心的美好。我也常常在生活中践行这句话,勉励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也见惯了一些人人心的险恶,人性的丑恶,看惯了一些人粗鄙的嘴脸,放大自己内心的美好,那些丑陋、粗鄙、伤害,就可以忽略不计,内心里就充满温暖与光明。

感谢书籍,这些沉默的朋友,这些沉静的大师,他们照亮了我的灵魂,开阔了我的视野。书与书多相参照,给了我丰盈又开阔的人生。让我的一颗心在阅读中摈弃浮躁,沉静下去,再沉静下去,沉潜于文字之中,自乐其乐,自适其适。我知道,生活还在继续,阅读还在继续,阅读的幸福还在继续……这一切,多么好!

书籍,我一生的良朋与佳侣,我心灵与灵魂的福祉。有书相伴,我感受着友情的温暖与温馨,在这些师长、挚友的砥砺与鼓励中,我也一步步走向自己所向往的澄澈之境。

闪光的日子

文/李铭

1997年底,我结束了在朝阳街头四年多的卖菜生涯,带着妻儿回到了乡下老家马耳朵沟。

我是马耳朵沟的上门女婿,身份特殊,境况却是很糟糕。我们村很富裕,对于我这个上门女婿来讲压力很大,事业无成,日子过得也很窘迫,我又是一个不合群的人,不喝酒,不打麻将,总是自己一个人读书写作,这在乡下简直就是一个二流子的行为。

跟随我回到乡下的,还有我那些年买的打折书籍。这些书籍没有一本是原价买的,我不敢逛书店,因为买不起原价书。我当时主要买书的地方就是旧书摊,一般都是五块钱以下的书才舍得买。那时书店已经有可以读书的地方,环境也很舒适,问题是疲于奔命的我没有时间在书店里逗留,我需要应对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本一本地买回旧书,一本一本地读过,舍不得丢弃一本,每次搬家都带在身边。在我累了倦了的时候,拿起这些旧书阅读,日子就变得充实起来。

我们村没有谁读课本之外的书,我不上山干活,不下地劳动,这让岳父岳母面子上很过不去。妻子夹在中间特别为难。我的那些旧书装在麻丝袋子里,起初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出来。我们怕老人不愿意,怕村子里的人讲究我们不过日子。搬家回来后就把旧书丢到了厢房顶上。问题是冬天总是下雪,我的旧书就不断遭受损失。每次雪停我就赶紧上房顶清扫积雪,不然雪化了就会弄湿我的那些书籍。

干完一天的活儿,晚上在灯下读书,然后把故事讲给妻子听,告诉她我也能写这样的故事和人物。那时候,最大的理想不是拥有一间书房,也不是坐拥多少本书籍,而是特别渴望我的这些书籍能够堂堂正正地摆在我的房间里,不像这个样子,过着躲躲藏藏的生活。我还渴望能够有一盏温馨的台灯,一张能舒服看书的写字台,我可以在台灯下阅读,可以在写字台上记读书笔记。

事情后来有所改变,我们居室的外屋有一间厨房,里面闲了很大一块地方。我和妻子同时看好了这块地方,于是,趁着老人不注意,我们把装书的麻丝袋子都鼓捣进来,把我那些旧书整整齐齐地挨着墙壁摆好。

北方的冬天屋子里也很冷,可是,看着摆放整齐的书籍,心情还是特别愉悦。我就在这间屋子里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笔记。还写了好几篇小小说。有一篇小小说被朝阳人民广播电台《文学一刻钟》栏目播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编辑谢子安骑着自行车去乡下看我。他先是到了孙家湾乡政府,顺藤摸瓜到了平房店村委会,然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到我家看望我。遗憾的是,岳母看到这么一个有风度的城里人来指名道姓找我,以为我在外面干了违法的事,被人找上门来,吓得愣是不敢承认家里还有这么个读书写作的我。

寒冬腊月,有一天我进书屋,打开灯后一下子被震惊了。哇,电灯的光线下,四周的墙壁上竟然银光闪闪!细看,那些都是墙壁上的冰霜。我穿着大棉袄,仿佛置身于水晶宫里,一喘气嘴巴里直冒白色的哈气。

那一幕简直太美了!

我高兴得有点早,问题很快就来了。过年的时候,我发现那些挨着墙壁摆放的书籍竟然都牢牢地冻在了上面,抠不下来了。等到春天化冻,我的旧书再次折损很多。书籍虽然可以摆着了,但是这屋子冬天不适合摆书。我和妻子总结教训,只好再次把麻丝袋子找来,装好这些书。

后来,我再次外出打工,有时候梦里都梦着这些书被雨水浇了。几次打电话给妻子,叫她一定照看好书籍。一次打工回村,进屋发现我家里置办了两个大件:一张崭新的写字台摆在地上,写字台上还有一盏小巧的台灯。

这是妻子给我的惊喜。

晚上,我坐在写字台前,拧亮台灯,拿出我那些书籍——我竟然一个字也读不下去了。想想这些书籍就像我一样,一直得不到认可,它们历经风雨,却不能正大光明地示人。这到底怎么了?读书成了生活最大的奢望。我们从简单的奢求开始,渴望一本旧书,一本打折的书,一本崭新的书,一本正版的书,一本不用心疼花钱就可以买的书。

我们心怀读书梦想,善待这些书籍。

我们用自己的劳动为书籍创造存在的权利,一盏台灯、一张写字台、一个简易的书架。那一年,孙家湾供销社有人在卖货架子,我和妻子买来一个,然后用木板隔上货架子,这就是我们家里第一个书架。

后来,我有了很多很多的书,我有了不止一张写字台,有了好多盏台灯。我还是喜欢夜晚的时候,打开台灯,照亮书籍,照亮我来时的路途。

坐拥书城,我怀念那些闪光的日子。

感恩读书

文/王天喜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书者可以用知识武装头脑,读书者可以洞明纷繁的世事,读书者可以彻悟人生的意义。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曾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修辞与逻辑使人善辩。”中国古贤有言:“人可以一日不食肉,而不可以一日不读书。”“开卷有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都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有百千种职业,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读书,只有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的职业决定了我与书籍的缘分。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必备一桶水。”这话很有道理。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学识上的浅陋,只有多读书才能弥补自己知识上的欠缺。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读书,贪婪地在书海中汲取知识养分。我在教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要先阅读许多有关书籍,查阅大量的有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就如江中扬帆行船,顺水又顺风,也不管是飞度虎跳峡,还是穿过青石巷,都能点起红灯笼,和学生们一起陶醉在满堂烛光摇红之中。

我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既不会“搬砖儿”,也不会“爬山儿”,还不喜欢聊天儿,只喜欢逛书店,泡图书馆,钻书堆。我在三十几年的教书生涯中,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卷帙(嘻嘻,有自吹自擂之嫌),有历史类的,有文学类的,有艺术类的……书籍的养分滋养了我,使我在教学中受益匪浅。在语文教学中,我感到学生最头疼的是写作文,他们下笔无言,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针对此种“病情”,我把脉切问,对症下药,在布置了作文题目之后,要求他们稍安勿躁,不要急于下笔,先阅读有关书籍,查找有关资料,然后再写。在作文课上,我也写“下水作文”,即学生写,我也写,那种感觉就像“月亮走,我也走”一样美妙,然后师生互相交流,效果很好。由于我在教学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多次被潞城教育系统和潞城(县)市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教育厅分别评为“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书待我真是不薄,使我获得了不少荣誉。这也使我对读书的意义多了一层理解:读书者不能单纯为读书而读书,而要为事业而读书。

读书增加了我的学养,增强了我的写作能力。我在教书之余,涂鸦了许多“作品”,有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散文,有歌颂当地英模人物的文章,有反映我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文章,也有自己读书体会的文章。自2000年以来,我在《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政协报》、《山西党校报》、《山西广播电视报》、《山西画报》、《山西家庭报》、《写作导报》、《德育报》、《长治日报》、《上党晚报》、《漳河水》(文学期刊)等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作品200余篇,其中有些篇目编入了省市级和国家级出版的图书中。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多部本地文史类书籍的编写和点校工作。由此我想:读书人不仅要读书,也要写书,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

由于我对读书喜好,也得到了本市广大读书者的喜欢。2015年,我被潞城市老干局开办的“老年大学”聘请为文史教师。从4月份到现在,我在“老年大学”已作文史讲座十数次,受到了离退休老干部学员的好评。2015年9月,第25届全国书博会在山西举行,长治市设立了分会场。在此期间,长治市开展了首届“百名最美读书人”评选活动,我被评选为最美读书人,获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一百元购书卡,竟高兴得屁颠屁颠的近乎“嘚瑟”,哈哈哈哈,就像抱了个金娃娃。

读书使我成为一个不错的教书者,读书使我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读书使我成为了朋友们喜欢的人,读书真好!嗟乎,孰知读书之味有甚食蜜者乎,吾感恩读书!

超市中的书籍

文/陈祥胜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大文豪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写出了读书人的心态,把人们对书这个精神食粮的需求,与对柴米油盐糖酱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做了生动巧妙的比喻。在当今社会,书籍如同面包这个概念,在超市中也有了体现。

要是你逛超市时留意观察的话,就可发现,超市的货架上,也有书籍出售。

赤坎立交桥处某超市的3楼的入口处,有“湛江市‘菜篮子’工程平价商店”的指示牌,进入后,又有一个指示牌,标识“书籍/床上用品/鞋”等三行字。这个标示似乎提示顾客,这里出售的图书,是“菜篮子”的一个品种。

这家超市内,摆设书籍的货架,有好几百平米,场地宽敞,光线明亮。这里摆设的书架与文具、体育用品相邻,融为一体,舒适醒目。从占据的场地可知,书籍是超市的重要商品。

该超市书籍的分类有:经营社科、故事/哲理、心理哲学、 畅销书排行榜等。“省心价”牌子下,还有少儿图书、生活百科、文体教育、新书速递等几种分类。从这个分类可看出,图片的种类并不多,以传统和新潮两方面为主打。“省心价”牌子下摆卖的图书,最具特色。一些国学精品和具有传统启蒙教材性质的书,内容虽不同,但版式相似,价格相同,一律是29.8元/本,还可打折,折头还不小,只收24.9元/本。《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着,全一卷式的,都是这个价。

在赤坎南桥附近的另一家超市,摆卖的书籍与这家超市相似,同样是在3楼,是超市的最高楼。只不过,货架上没有“书籍”的标识,归入了“文具”的专区。这家超市还有一个特色,“省心价”牌子下的图书较多,堆积在一起,不管原来价格多少,只卖19.9元/本,儿童图书更便宜,通通是10.5元/本。而且,在 “省心价”每本只卖19.9元的下方,还有一句温馨提示:图书满50元,立减10元。真个是太优惠了。

也逛了寸金桥公园附近的那家超市,及几个小一些的超市,货架上,都不设书籍专柜,超市内没有图书出售。

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图书的倩影,逛超市购物,也可买到图书,剖析这种现象,给人几多启迪。

书籍与柴米油盐一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精神食粮与物质需求同样重要。超市食品丰盛,品种多样,摆设讲究,标识醒目,映射着时代潮流,商业气息十分浓郁。书籍挤身其中,也是居家过日子的采购商品之一,物质产品与精神食粮一并装进菜筐中。书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超市的书籍,商品化的味道更浓,许多应该是统一定做的,带有鲜明的标准化痕迹。不少书籍,像是倒进了一个设置好的版式中,外观齐整,计价省事,携带方便。不同种类的图片,其个性也淹没在整齐划一的外观装帧中了。

那天提着篮子逛超市,在书籍专柜驻足浏览,一下就买了《四库全书精华》《中国文化》《世界通史》《古文观止》《四书五经》《菜根谭》《庄子》《唐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十多本。这些书放在篮子里提着,重沉沉的,可费用加起来,才两百来元。这些书,家里也有,且出版社更有名气,解读更权威,是贪图其便宜,再买一套收藏罢了。比较了一下,买1斤腊肠的钱,可买2本“白金版精品”书,买一瓶好些的洗发水的钱,可买3本了。

超市购书虽有特色,方便实惠,但也有缺憾。书的品种单一,只是大众化的,普及型的,有些新潮书,也是应景的。类似在候机场的图书专柜那样。包装也过于华丽,大都商品味过浓。书籍的摆放不科学。毕竟不是书店,省心价牌子下,许多书横着堆放,而几乎每本书都是大部头的,要从底下取出来看,真不容易。书的版面设计,并不体现书的特色,千册一面,页面排得过满,读着有点儿压抑,让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书籍是重要的精神食粮,不可缺少。在超市里购书,可将书籍与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一并购回来,确实方便。可这里购置的书,可选择性太少。感觉上,像是吃快餐。而对书这道“美食”的需求,仅“快餐”式品尝,是远远不够的。到书店、书城购书,那才是食肆酒楼用餐,空间更大,环境舒适,可选择性多,还可丰俭由人,满足更多的美食家的需求。

让我们尽情换书吧

文/刘学正

乔迁新居后,原来的房子已很少回去了,可我一直都甚为挂牵,因为多年来积攒的书籍都还堆在那里。这里面,有些是我早年间精心挑选的倾心之作,也有不少是国内文朋诗友们的所赠之书,而一摞摞的报刊更是编辑老师和各地读者寄来的样刊样报,更是我写作生涯最直接的“物证”。可惜的是,由于空间上的限制,我实在无法将其一股脑都搬到新家,只能时不时地故地重游一回,随手翻翻,掸掸尘土而已。

这天,我又一次去看望它们,刚到院门口,就见一位收废品的老大爷正乐呵呵地蹬起三轮车往外走。我朝车斗里瞥了一眼,顿时惊呆了,里面一摞摞的图书报刊竟是我书房里的那些。原来,“勤快”的妻子瞒着我,对凌乱不堪的旧房子进行了突击清理,准备租出去贴补家用。这堆在妻子看来毫无利用价值的“垃圾”,就我而言可是宝贝疙瘩。我赔上笑脸,又多付了二十块钱,好不容易才让老大爷不情愿地把书籍从车厢里卸了下来。妻子见状很不高兴,虽同意暂时留存,却也下了最后通牒。

该如何给这些“老朋友”找个归宿呢?把它们一股脑儿全卖给废品站?我不舍得也决不答应。送给相熟的亲友?跟我志同道合的文友,大都也是我这般情形,哪里还有空间容纳。况且,送给其他人,难以物尽其用不说,只怕还会被造成“送书(输)予人”的误会。跟妻子理论一番,争取它们的“继续居留权”?妻子早就对此颇有怨言,今日所为非一时兴起,既然已经将它们扫地出门了,未必肯听得进去,再则即便答应了又能如何,只不过是尘封在书柜和皮箱里,码得整整齐齐,一直默默“终老”下去罢了。

我思来想去,未能找到解决办法,索性去街上闲逛。逛到朋友开的超市,我盯着他门口的两节闲置柜台,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若是在这里设置一个自由取还的免费“书摊儿”,不就能让旧书换发新活力了吗?朋友听完我的想法,当即表示同意,“咱这一片儿好多年没有书店了,我这就收拾收拾,添点文化味儿!”得到朋友支持,我非常欣慰,赶忙回家,来回数次,把书按类别摆在柜台和毗邻的货架上。

到了晚上,我在本地文友群里吆喝:“让我们尽情换书吧!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用自己读过的闲置书籍,换取未读过的喜欢的书籍?是否愿意以漂流瓶的方式,得知是哪些人换取了自己的图书,并得到与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然后,我又详细写明:你只需用任何一本大体完好的图书或报刊,在“我们换书吧”活动区域,自行挑选换取,并在记录本上登记相关信息即可,你提供的图书将自动流入“我们换书吧”的书刊库,以此循环,一个免费的交流平台为你搭建。

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特别是文友们,纷纷表示要将自己的藏书捐给“我们换书吧”活动,我感动不已。与其让自己闲置的书籍,废纸般尘封在橱内案底,还不如拿出来跟他人分享,说不定还能换得一本倾心已久的书刊,何乐而不为呢?

两天后,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换出去一本书啦!言语间,比他超市第一天开张还要激动,而我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真切希望,仓促搭建的“我们换书吧”,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流动图书馆,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愉悦。

木柜中的诗书家风

文/马俊平

因为生在农村,谈诗书家风多少有些底气不足,但一想到爷爷那只装满书的大木柜,我就生出一股自信来。

那是一只木制的老式箱柜,上面是黑漆实木桌面,用来放东西;下面是大肚子木柜,有两层隔板,装满了书。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式木箱柜,对于我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出生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农民家庭,祖上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贫困的生活中难免出现“为稻粱谋”的无奈之举,但即使在这样贫苦的日子里,先辈们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坚守,其中就包括对书籍、知识的敬重,世代传承,便成了家风。于我而言,这种家风就藏在爷爷的大木柜里。

爷爷念过私塾,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对我而言,爷爷的大木柜充满了神秘色彩。在学龄前,我就试图打开柜门窥探其中的秘密;等上小学认了字,我便迫不及待地一本本拿出来囫囵吞枣地读。

大木柜中有很多通俗白话小说,如《封神演义》《说岳演义》《杨家将》《狄公案》等,将幼小的我带进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特别是《封神演义》,尽管有许多文言字词我看不懂,但书中神奇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情节还是让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我兴奋不已、手不释卷。

爷爷和父母对大木柜很珍重,一直精心呵护。对我看书的要求,他们总是很乐意满足。不过,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必须爱惜书,读完一本必须放归原处才能取另一本等。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本书沾了水,洇湿了几页。爷爷很生气,严厉地批评我,说损坏书籍和浪费粮食一样,都是要“招罪”的,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坦白讲那次我吓坏了,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读书时都是小心翼翼地将书捧在手里,生怕它有什么闪失。直至今天,我还保持着看书前洗手的习惯。爷爷对书籍和知识敬重甚至敬畏的神情,已牢牢地刻在我脑中。

感谢我的爷爷和父母!他们在物质那么匮乏的条件下,在很多人会为了一升小米卖掉一柜子“没用”书籍的情况下,仍然守护着那一柜子书,为我保留了一个宝贵的精神家园。

儿子今年十岁,嗜读书,已拥有两个专属书柜,并读完了柜中全部书籍。上个寒假,我和妻子专门带他回老家参观了爷爷的大木柜。也许在他看来,那只又黑又笨的大木柜早已是该淘汰的旧物,然而深藏在木柜中的诗书家风,无疑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

书香润心天地宽

文/廖华玲

茶汤碧绿,品之可以清心;草木青翠,观之可以舒心;而书香悠悠,读之则可以润心。

对于读书,莎士比亚曾有精辟的论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日积月累地服用书籍这种“营养品”,我们的内在品质将不断提高与升华,少了媚俗多了典雅,少了浮躁多了平静,少了平庸多了睿智。一本书,就是一份心情,其中史鉴古籍给人一种心得,诗歌散文平添几许心境,闲适小品使人开心,哲理故事使人净心,真可谓:书香润心天地宽。

虽然如今是网络时代、读图时代,但手捧一本厚厚的书并不代表在修一段苦行,而是收获一份心悦。闲暇之余,拿起一本书,或静坐于书房,或游走于户外,或倚靠床头,或平躺草坪,散发着油墨的书香裹挟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泽润着你的心灵。这时,无论你是深入精读,还是浅出泛读,我想或多或少都会在心中留下点修心养性的感悟吧。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的,一书在手,你便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学者文豪们畅谈人生、交流感情、探讨学问、辩论是非。而他们也总是坦诚相待,把自己的思想精髓全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这时,你只需逐字逐句地精品细读,就可以用他们的风骨、人格、品质、良知、风范来正己身,润己心。在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中,你的心灵就暂时远离喧嚣的尘世,便有了“宁静致远”的感觉。

书读多了,我们会发现,文字如人,是作者品质的写照。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鲁迅的辛辣讽刺,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典雅飘逸,林清玄的超尘脱俗,又如海明威的自然冷峻,伏尔泰的睿智诙谐……懂得了作家的文笔风格,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心情,有针对性地择书而读,让那些如“药”般的文字来调适情感,滋润心灵。

书香润心,修身养性,天地自宽。

遗憾的热爱

文/菊心若曦

人啊,总有些时候会感到百无聊赖,甚至万念俱灰,看风景不是风景,觉人情恶如东风。 所有的诗意和情怀显得浅薄而又矫揉造作,灵魂很冷傲得奢靡着孤独意外的繁华。

握手言欢里天长地久很快无迹可寻,留下追梦的年轮,巧笑东邻女伴的过早老态龙钟,其实谁人又能被岁月绕过啊!

蓝朋友在电话里一味地追问我他心仪的女子拒绝开机也不回复信息是什么心里,之前的缠绵道别难道是笑话?

我只能凭着自己不深的阅历告诉他,是爱的砝码不够。如今是一个连生命都可以贱卖的时代,爱情更多的时候像酒家迎风飘荡的幌子,杏林深处摇曳生姿,会令多愁的泊者偶添一丝怜惜和动容,但如何耐得住夜夜的霜雨腐蚀啊!旧了就是旧了,重温的意义也许仅限于对闲暇时光的安慰了。

只要不是悲剧,就无生死效力。

人都有弥补缺憾的本能。比如我,因为小时候太窘困了,而天生又对漂亮服饰和帧美书籍有份狂热。以致时至今日,依然保留对华美服饰的艳羡和对精美书籍的追捧。其实深知书籍的购置会无形提升一个人的品行和情志,也算清贫中的逍遥;衣物则大相径庭,伏在潮流的脚跟下,往往彰显的是一种媚俗和浮躁,可我还是忍不住,宁愿被初次结交的朋友看轻了去,就是难改初衷。

一个男人勉强成功了,便想方设法地去找当初那个让他挫败的女子,不是为了报复,用朋友的话说,只想证明那段年华,经历了千重山水,烟花柳巷总缺少些记忆的条码。见是见了,温是温了,从此居然能彻底相忘江湖。也许一个人什么都可以经历很多,唯独感情是不可以的,多了就钝磨了,会觉得生命太过轻薄,如同历史,厚重绵密了,才能得敬仰。

如果每天都能欣喜若狂,那就得让容颜和心永葆青春,可惜青春也有太多莫名的无奈和烦忧。如果每天都能淡泊从容,可能得用神仙的修为去度量凡尘,更何况神仙也难避戒规的管束。

情绪有四季,情怀里的那些颓废没法逃逸,也许遗憾就是对生活的另类热爱。

有些时候,好多话说给谁都是多余,不如留到心的私密处,慢慢随文字淌过尘世吧!

读书灯

文/陆曼玲

爱书之人大多喜欢夜间阅读,较之白天,夜间心更静,更容易进入书本里。

在散散逸逸的灯光下读书,不及凑着灯阅读有趣。散逸的光再明亮也不专注,读书的灯是要专注的,灯光专注,人的精神自然也专注了。读书最好是独处一屋,细细地品味美文佳句,看到精彩处,可大声朗诵,可手舞足蹈,可击节称赞。

读书的时间最好是夜深人静,周围无人喧车驶,纵有几声虫鸣蛙叫,也如临睡前的催眠曲一样,不是噪音而是和谐的伴奏。

说起读书灯,现时的台灯又不及古时的桐油灯有味,“一碗读书灯”的“碗”,总叫人浮想联翩:用来盛饭盛菜盛汤的碗,却盛着“读书灯”,岂不趣味无穷!

最喜欢那个飘着雪的黄昏,郑板桥“烹茶扫雪”后,用碗装着豆油,点燃卧在油中的灯芯 。窗外雪花飘飘,屋里一杯热茶,一卷书籍,一碗读书灯,伴着一个亦书亦画亦诗的书生,这是 雪夜读书的最美图画。

中国文化的神韵,亦隐藏在这些古老的物件中。品茶最宜“瓦屋纸窗”,修禅最当“青灯古佛”,夜读则最合“一碗读书灯”。卧在碗里的灯芯悠悠地燃着,微风吹过火苗轻轻摇曳,燃着燃着结了灯花,正给你一个稍事休息的时机。你用针挑去灯花,喝口茶,甩甩手,在斗室里走上几步,再坐下来读书,就更心无旁骛了。

当然,如有红袖添香,这书就读得浪漫了,温馨了,甜蜜了。像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赌书消得泼茶香”,书香之中有茶香,还有俏皮的闺阁之乐,该是多么的清雅精致又韵味无穷。

“夜深衣薄露华凝,屡欲催眠恐未应。恰有天风解人意,窗前吹灭读书灯。”这诗,是清代女诗人席佩兰所作,描绘的正是娇媚的妻子和迟钝的丈夫夜读的情景。夜深露重,添香红袖已有几分寒意,丈夫的书却读得专心致志,妻子多次想催促丈夫上床睡觉又恐丈夫不悦,正在郁闷之际,一阵好风解人意,吹灭了窗前的读书灯。这是一幅多么生趣盎然的夜读图啊,妻子的娇羞妩媚,丈夫的不解风情,“窗前吹灭读书灯”的天公作美,多么鲜活生动,叫人怎能不羡慕这种诗意的夜读呢?

又想起儿时,因听过古人“囊萤映雪”的故事,便于夏天傍晚来到资江河边的镇南廓,一只一只地捉萤火虫,捉了满满一玻璃瓶,回家后拿纱布包着,做了个“萤火虫灯”,意欲学古人用这灯照着读书。不想几百只萤火虫挤在一起,光亮并未聚集,而是互相遮挡,用它来照着读书委实太暗了。一边惊叹古人视力的超常,“囊萤”尚能苦读;一边可怜这些提着小灯笼的昆虫挤在纱布里的难受。于是解开结口,让这些虫子带着它们的光亮飞向夏夜的草丛和天空。这也是最诗意的“读书灯”,现在回忆起来,似乎还看见那些尾翼放着光的可爱的小精灵。

由“一碗读书灯”进化到一盏煤油灯、一座台灯、一屋灯光,光照的亮度在逐渐增加,读书的乐趣却似乎减少了。太多的功名,太多的利禄,赋予了读书太多的辛苦,太多的目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时读书人悬梁刺股追求的功利现在更变本加厉了。莘莘学子挑灯夜读,只是为了应对小升初、中考、高考;在职之人苦读通宵,只是为了第二天的面试、竞选或就职的演说。通过阅读明晓事理、增长知识、提升气质,已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了。而不读书的人则更多地聚集在电视机、游戏机前或握着手机,看着冗长的电视剧,玩着疯狂的游戏,聊着一地鸡毛的家常乐此不疲。读书灯呢,早就随着学业的结束与书本一起被丢进了杂物间。

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就没有未来。当文学廉价地嫁给了电视,当美妙的文字变成粗浅的迎合感官的镜头,思想就在快餐文化的泛滥中板滞,精神就在感官刺激的作用下物化,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彩也消散大半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无论怎样的镜头都难以体现其精练之美、意境之美、音韵之美;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任何的二度创作都无法表现其精髓。文学的最好载体是纸质书,一页一页地翻,一行一行地读,一字一字地琢磨,这中间跳动着阅读者的思维和领悟,是一种站在别人思想上的思想,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人类的发展,就是在书籍承载的经验和教训中创新前行。由此看来,读书灯照耀的不仅是卷卷书页,更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夜幕降临时,真希望家家都亮着读书灯。不仅为考个学校求个前程,不仅为谋一官半职养家糊口,也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就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居家”正是读书时

文/程应来

疫情期间,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时间一长,有很多人感到寂寞难耐,无法排遣。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长时间居家虽然令人苦恼,却提供了充足的读书时间和清静的学习环境。

宅家的我们不如捧起书本,以书疗心。

我是一名老教师,平时,受事务干扰,难以静心系统读书。疫情来袭,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何不用于读书?

读书是快乐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会增知识,长见解。

沉浸在书籍中,我们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发自心底,来自灵魂深处。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当我们放弃喧嚣,坐在屋子的一角,一边品着老茶,一边读书,真的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就像惠普尔曾说的那样,“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读书不仅仅给予我们知识和智慧,更给予我们快乐与幸福。

一寸光阴一寸金。疫情制造人间痛苦,却不能摧毁我们惜时求知的意志。

好书伴我成长

文/韩易

我爱书,爱读书。古人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对我来说则是“宁可不吃肉,不可无书读”。

书是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我最早的读物是在上幼儿园之前,妈妈给我买的一套带精美图画的绘本。每天晚上妈妈不管多忙、多累都要给我讲两三本绘本。讲了两个多月,我不但能将这些有趣的故事记得滚瓜烂熟,还能学着讲一些简单的故事。这大大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了幼儿园,我逐步开始自主阅读,从各种绘本到带拼音的故事书。妈妈忙着做家务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桌前看书。书里的世界那么有趣,那么精彩,我多想和孙悟空一样能腾云驾雾,降妖除魔,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上了小学,坚持读书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背诵课文古诗,阅度写作都感觉很轻松。老师也一直鼓励我们坚持阅读,我的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到二年级时,我开始阅读中外名著,《西游记》、《史记》、《希利尔讲世界史》、《伊索寓言》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鲁滨孙漂流记》,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我看见他在荒岛上借《圣经》消除孤寂和绝望,用船上的工具建造房子,学会了烤面包,解救野人星期五,捕猎动物,开凿山洞,开荒种地,终于建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读完《城南旧事》,我眼前呈现的是民国时代老北京城南的景象:惠安馆、骆驼队、拨浪鼓、冰糖葫芦、秀贞、小桂子、宋妈,还有英子朗朗的读书声,“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声音渐去渐远,我的思绪也随着飘向遥远的海边。

除了文学历史类的书籍,自然科学类的书也是我所喜爱的,《博物》、《国家地理》、《我们爱科学》等我一期不落,反复阅读。这些书看得我如痴如醉,上厕所时看,坐公交车时也看,有时晚上还偷偷读……总之,一有时间,我就在书海中遨游。

书籍带着我游历世界,从南北极的冰天雪地到亚马逊的神秘丛林,从赤道的灼热沙漠到浩瀚无垠的海洋;书籍带我走入历史的长河,目睹中华五千年里战乱纷争和辉煌文明;书籍让我大开眼界,从细微的单细胞生物,到无限苍穹中的星云黑洞。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成长路上带给我无尽的快乐,让我感受到温暖和美好,教给我许多知识,更让我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上一篇:别为了美丽损了健康_心情随笔
上一篇
下一篇